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中华成语故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中华成语故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刘邦与项羽都进攻咸阳(秦始皇的都城) 。楚怀王曾与他们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先破咸阳。他二人乃同受楚怀王封爵,一者引兵北上救赵,一者率部西行略地入秦 ,刘邦在 剪除西进中重重阻碍之后,终得“先诸侯至霸上”,在轵道旁受“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之降。并且拒关自守,打算自王关中。而项羽呢,他在杀掉卿子冠军之后 ,破釜沉舟,以非凡的勇猛果敢,大破秦军,解了巨鹿之围,使“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在召见诸侯将时,“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都成为他的臣属 。不久他又 收降了章邯,击坑秦卒二十余万,西行略定秦地。真是声威赫赫,天下莫不震服了。就在此际,他却见到函谷关有兵,又闻沛公已破咸阳。他按捺不住自己胸中怒火了!于是在破关直入驻军鸿门时,誓要击破刘邦。

一场恶战在即,刘邦论兵力远不如项羽。他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极力拉拢项羽的季父项伯,并约为亲家。项伯同意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鸿门宴上,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爱此人之才,便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又说了很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话可说,刘邦趁机一走了之。张良等人上前给项羽献上白壁一双。项羽收下了。又给,范增玉斗一双,气得范增却拨剑将玉斗撞碎。

【成 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注 音】: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 yì zài pèi gōng

【年 代】秦末汉初

【释 义】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虽然表面上目的简单,其真实意图却在于对某人某事进行威胁或攻击。

【语 法】复式句,作宾语、分句;指别有所图。

【近义词】项庄舞剑、别有用心、指桑骂槐、另有企图、醉翁之意不在酒

【同韵词】天打雷轰、殷浩书空、鼎食鸣锺、堕云雾中、直性狭中、慎始敬终、显祖荣宗、吾道将东、义愤填胸、两得其中

【成语示例】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

标签:

热门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富嫌贫  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苍白无力  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