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儿童成语故事:不寒而栗

儿童成语故事:不寒而栗

【拼音】: bù hán ér lì

【解释】: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举例造句】: 岂果脂粉之气,不势而威?胡乃肮脏之身,不寒而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

【成语故事】:

汉朝汉武帝时候,有一个出名的酷吏,名叫义纵,他为人十分凶恶残暴。

义纵当定襄太守时,为了镇压黎民百姓,他一上任就来了个下马威,他下令把在狱中的200多犯人一律处死,又把私自到监狱探望囚犯的200多人,全部逮捕,并给他们加上“莫须有”的.罪名,也判死刑。

第二天,义纵不分青红皂白,把这400人全部杀头

义纵一次杀了400多人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定襄地区引起震动,老百姓非常恐惧,个个胆战心惊,“不寒而栗”。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酷吏列记》,成语“不寒而栗”的意思是,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后人用它形容极其恐惧。“栗”读li,发抖的意思。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爱人好士  爱护、重视人才。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跋扈自恣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 比翼齐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