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简短的成语故事

简短的成语故事

第一则:杜渐防微的成语故事

【拼音】dù jiàn fáng wēi

【成语故事】汉和帝刘肇即位后,窦太后掌权,她的哥哥窦宪被封为武阳侯,权力越来越大。丁鸿直言不讳地对刘肇说大将军武阳侯窦宪仪仗太后的势力,包揽朝政,这是朝廷的隐患要及时清除。汉和帝采纳了丁鸿的意见,罢免了窦宪等人的官职。

【典故】昔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睹几而作,不俟终日。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后汉书·丁鸿传》

【释义】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用法】作谓语、定语;同“杜渐防萌”

【近义词】防微杜渐、杜渐防萌

【相反词】任其自然

【成语示列】杜渐防微之责,舍我辈其谁堪任之!  闻一多《给梁实秋、吴景超、翟毅夫、顾毓琇、熊佛西诸先生》

第二则: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

【注音】dà gōng wú sī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担任南阳县令合适,祁黄羊推荐解狐,晋平公问他怎么推荐仇人,他说任人唯贤,解狐不负众望。朝廷缺一个军中尉,祁黄羊推荐儿子祁午,祁午也干得相当出色。孔子说祁黄羊推荐人才真是大公无私。

【出处】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

【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歌颂人的品德

【相近词】舍己为公、铁面无私

【反义词】假公济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

【成语造句】

1、 把银行里面的分子清除出去,是不会影响银行的信誉的,能秉公办事,大公无私,敢于处理,信誉还会提高。

2、无产阶级是大公无私的,敢于面对客观的真理,所以我们研究历史能够作到高度的科学性。

3、只有人:才有纯粹的、理智的、大公无私的快乐和热情--只有人,才过理论上的视觉节日。

4 、一个单位的领导者大公无私,以身作则,他下达的工作意见,就容易被职工接受。

5、 和大生产相联系的无产阶级,把大公无私的思想,提高到新的高度。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

标签:

热门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富嫌贫  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按堵如故  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璧青蝇  白璧: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比喻佞人。比喻善恶忠佞。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伶百俐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必由之路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 闭月羞花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