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中国经典历史四字成故事

中国经典历史四字成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刚过门的新媳妇。虽然她贤惠勤劳,但是公公婆婆总是看她不顺眼,不满意她的所作所为。

有一年的冬天,婆婆突然要这个儿媳妇给她做笋汤喝。儿媳妇一边答应着一边就给婆婆做,一会儿工夫就给婆婆做好了,并送到了饭桌上。另一个儿媳对此感到十分奇怪,问她说:“现在是寒冬腊月,哪来的嫩笋啊?”这个媳妇说:“我先答应着,以恭敬顺从来避免婆婆的责骂罢了。确实没有地方能找到嫩笋啊,这是我很早以前就储藏好的笋。”不久,婆婆听到了这番话,觉得自己以前对这个儿媳妇确实太不公正了,于是就改变态度,开始对她怜爱有加。从此婆媳关系越来越好,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根据这个事,当地的人编了个顺口溜:“腊月煮笋羹,大人道便是;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后来,前两句被省略,后两句留下来,成了谚语,意思是说:对一个人表示恭敬,不如顺从他的意思;接受一个人的教训,不如顺从他的要求。

再后来,“恭敬不如从命”就成了一个常用的成语,表示与其态度谦恭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常用作表示接受对方款待或者馈赠时的应酬语。

●.分道扬镳

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元齐为朝廷立下了大功,被封为河间公。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元志。元志精明能干,很有文才,被任命为洛阳令。

有一年,北魏孝文帝采纳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将都城由山西平城迁到河南洛阳。按照当时的封建礼节,官职低的元志应该给官职高的李彪让路,但元志生性倔强,不肯避让。他们两人争执不下,只好一起前往皇宫去请孝文帝裁决。李彪说:“御史中尉是皇上的重臣,作为官职比我低的.洛阳令,元志不应该抢道。”元志说:“我是洛阳这个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凡是住在洛阳的人,不管是谁,统统编在我的户籍本中,御史中尉也在我的管理范围之内,我为什么要给李彪让路呢?”

孝文帝见自己手下的两个大臣发生争执,而且各有各的道理,便和稀泥说:“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道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意思是说,洛阳是我国的都城,你们双方各有职责,那么就把路分开作为两部分,你们各自驱车在一边走。从今以后,谁也不要抢占谁的道路。

元志和李彪从皇宫出来以后,马上用标尺量路画线,每人各走半边,也就相安无事了。

后来,人们用“分道扬镳”作为成语,比喻志趣、目标各不相同,所以最好各走各的路,互相不干涉。镳,ma勒口;扬镳,举鞭驱马前进的意思。

●.负隅顽抗

战国时,有一年齐国发生饥荒,许多人饿死。孟子的弟子陈臻对孟子说:“老师,您听说齐国闹饥荒了吗?人人都以为老师您会再次劝说齐王,请他打开棠邑的粮仓救济百姓。我看不能再这样做了吧?”孟子回答说:“再这样做,我就成为冯妇了。”接着,孟子向陈臻讲述了有关冯妇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人名叫冯妇。他原来是个猎人,是个有名的打虎能手,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却不干这行了。他发誓说:“今后死也不再和这些野兽打交道了。”

有一天,他到野外去溜达,看见一群人正在追捕一只大老虎。老虎跑到一座山下,背靠大山的角落,在与人们搏斗,没有人敢接近它。(原文是:“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打虎的人看见冯妇来了,就十分热情地前去迎接他,希望他来帮忙。冯妇看到这样的情景,觉得不出手相助的话,众人会有生命的危险,于是就卷起衣袖参加到打虎的队伍中来。冯妇的勇猛丝毫不减当年,经过一场激烈的搏斗之后,老虎终于被冯妇打死了。对冯妇帮助打老虎这件事情,很多人都称赞他是为民除害的大英雄,但也有人讥笑他不遵守自己的誓言,又重操旧业去打老虎。

人们常用它来比喻敌人依靠某种条件顽固抵抗,坚持不投降。

负,依靠;隅,同“嵎”,山势弯曲险要的地方。

●.分庭抗礼

一天,孔子和学生们在树林里休息。学生们读书,孔子弹琴。一条船停在附近的河岸边,一位渔夫静静地听孔子弹奏。孔子弹完了,渔夫招手叫来孔子的学生子贡和子路,问了孔子的情况,又说了几句寓意深刻的话,就转身走了。

子贡把渔夫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追上渔夫表示要虚心求教。于是,渔夫就和孔子畅谈起人生的道理来。孔子谦卑地对渔夫说:“我愿意做您的学生,得到您的教诲。”渔夫没有答应他,独自划船走了。这时,颜渊把车子拉了过来,子路请孔子上车。可是孔子仍然呆呆地望着渔夫远去的方向,直到水波平静下来,听不见桨声了,才登上车子。

子路问孔子:“我为您驾车已经很久了,不曾看见先生对人如此谦恭尊敬。就是天子和诸侯见到您,也是相对行礼,平等相待,您还带有点自尊的神色呢。(原文是:‘由得为役久矣,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但今天,那个渔夫漫不经心地站着,而您却弯腰弓背,先施礼后说话,是不是太过分了呢?”孔子便向他说明了如此谦卑的原因。

“分庭伉礼”是说宾主相见,分别站在庭中两边,相对行礼,平等相待。伉,对等。现在写作“分庭抗礼”,用来比喻平起平坐,或表示互相对立。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形容意外的成语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首天外  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才如命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样重要。
  • 安国富民  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百里挑一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