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与雪相关的成语故事(精选10篇)

与雪相关的成语故事(精选10篇)

与雪相关的成语故事 1

程门立雪(汉语拼音:chéng mén lì xuě)

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故事:

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

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

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

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

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

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与雪相关的成语故事 2

雪泥鸿爪

成语,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 雪泥鸿爪

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成语故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和诗人苏轼作的。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了一首《渑池怀旧》诗,苏轼就以上面这首诗和他,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 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在洛阳之西,崤山之东。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曾到过渑池,并曾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壁上题过诗。当苏轼后来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这些情景的时候,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可能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踪,不由得感慨起来,便在和诗中对苏辙说:“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2] 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有佳句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给我们留下了“雪泥鸿爪”这样一个很凄美的意象。 然而到现在的白话文中,很多工具书对“雪泥鸿爪”的`释义是不准确的。如:“鸿雁在雪上踏过留下了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如果初学写作的人,照此使用该意象,就会失去描写的准确性。 用典最忌讳的是望文取义。上面释义的错误在于,只看到“雪”和“爪”两个关键词,便推断出该意象只是要比喻“痕迹”而已。 结合上下文,可以发现原句的意思很清楚:人生无常,充满了偶然与未知,此刻我们的状态,就如飞鸿落在雪面上留下的爪迹,你不能凭借这偶尔为之的爪迹,而推断鸿飞何处。 所以正确的释义应该是:“鸿雁在雪上踏过而留下了爪印。比喻人生在世,经常会有无法把握自身命运与方向的感受。也可以用来比喻某种不可捉摸的事物留下的痕迹。”

与雪相关的成语故事 3

谢女咏雪

有一次,东晋名士谢安召集谢家子弟谈诗论文。忽然天降大雪,谢安想借此考考他们,于是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

侄子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侄女谢道韫却不以为然:“未若柳絮因风起。”

这时的谢道韫年岁尚小,以柳絮来形容飞雪,实在是形神兼得,谢安大为赞赏。

因为这个故事,谢道韫也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之一,而才女的称法也因之多了一个“咏絮之才”。

与雪相关的'成语故事 4

雪夜访戴

王羲之的五儿子王徽之(字子猷),一次从酣睡中醒来。当他打开窗户,看到一地洁白。于是,诗性大发,吟起了左思的.《招隐诗》来。

吟着吟着,他想起了自己的好友戴逵。而这时的戴逵却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

于是他立马动身,连夜乘小舟前往。

经过一夜,他也来到了戴逵家门前。然而,他却突然折返。

后来,有人问他这又是为何?他答:“我本来就是乘着兴致前往,既然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非得要见戴逵?”

率性而为、洒脱不羁,魏晋风度由此可见一斑。

与雪相关的成语故事 5

孙康映雪

晋代,有个叫孙康的书生,幼时家贫,无钱买灯油,不能夜读,只有早早睡觉。

他觉得这样白白浪费掉时间,非常可惜。一天夜里,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几丝光亮。

原来,那是大雪映照出来的',孙康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

他回屋拿书,在雪地中一试,果真可行。

于是他立即穿好衣服,便在雪地上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跑。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都如此。正是这种苦学的态度,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终成一位饱学之士。他也成为天下学子的楷模。

与雪相关的成语故事 6

袁安困雪

汉代的某年冬天,洛阳遭遇罕见的'大雪,雪灾导致很多人外出行乞。

洛阳令在视察灾情时,来到袁安家门口,只见积雪如故,以为人已被冻死,急忙命人除雪进屋查看。却见袁安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洛阳令很是惊奇,问道:“你为何不出来乞食?”

袁安答:“天下大雪,人人皆饿,我怎么可以再去打扰别人?”洛阳令为之感动。

后来,洛阳令上表举荐他为孝廉。袁安从此踏上了仕途,终成一代名臣。

后人把这种宁可困寒而死也不愿乞求他人的有气节的文人称作“袁安困雪”或“袁安高卧”、“袁安节。”

与雪相关的成语故事 7

苏武啮雪

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因汉朝降将鍭侯王的反叛,单于大怒,扣押了苏武等人。

为了让他投降,单于断绝他的'饮食,并将他幽禁在大窖里。

幸而天降雨雪,孙武就用雪就着毡毛吃下,坚持了数日。匈奴人见他活下来,便以为是神的旨意,于是改为将他发配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

也正是在这种意念和决心的支撑下,苏武在匈奴呆了19年而不失民族气节,为世人所景仰。

与雪相关的成语故事 8

程门立雪

北宋的一个雪天,杨时与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颐求教,凑巧赶上程颐在屋中打盹儿。

但是,他没有贸然上前推开半掩的屋门,只是恭立门口,静候程颐醒来。

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拦住。

程颐醒来时,门外雪已有一尺深,再看二人,大为感动,从此更加尽心教导。

后来杨时果然不负重望,得老师真传,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并独成一家,世称“龟山先生”。从此,学问史上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尊师重道也有了更形象的代表。

与雪相关的成语故事 9

踏雪寻梅

孟浩然酷爱梅花,雪天时,他便骑着毛驴冒着风雪去赏花。

有人问他原由。他便称:在寻找作诗的灵感。(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

踏雪寻梅,也因此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演绎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梅花与傲霜凌雪紧密相连,由此梅花一直是君子修身立德处世待物的`参照,表现了文人的傲骨气节、大隐隐于林。

与雪相关的成语故事 10

煮雪烹茶

古人认为,雪,凝天地之灵气,通体透白,无暇至纯,是为煮茶的上品之水,以柴薪烧化雪水烹茶,其味更清冽,更具穿透力。

烹雪煮茶,作为一件极雅之事,被历代文人所推崇。

唐代诗人喻凫曾写下“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的诗句。

《红楼梦》“宝玉品茶栊翠庵”一节中,妙玉给宝玉斟的.一杯茶也是用雪水泡的。

不过联系到如今的空气质量,此等雅事也只能想想了。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本塞源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花生日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