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成语故事:杀鸡儆猴

成语故事:杀鸡儆猴

从前,有一个聪明的人,他非常贫穷,不过他养了一只猴子。

一天,他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办法:让那只猴子给别人表演。这样他就可以成为轰动全世界的土豪了。

他给猴子训练了一天、两天,甚至是几个月。猴子已经学会了很多表演,比如骑单车、走钢丝、和转盘子.......

到了马戏团,所有观众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猴子。猴子享受着这万众瞩目的感觉。到了表演结束,观众席上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他们连声说好!

就这样日复一日,猴子从最初的感到新奇到厌倦了这个舞台。它脑子里突如其来地冒出了一个大问号:为什么我演了这么多次,却一点儿回报都没有?

它走到主人的房间,问:“主人,我表演了这么多次,为什么却一点回报也没有?”主人完全不理睬它,只顾着数他的银子。它觉得它无法再生活在这贪得无厌、诡计多端的人家里了。过了一会儿,它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表演再一次开始了,观众们拭目以待地看着它。可它迟迟不表演。主人气得火冒三丈,冲了过去,准备要把猴子好好修理一顿。幸好猴子还有B计划,它向主人扔了一个香蕉皮。主人摔得四脚朝天,而猴子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得笑着,把观众们看得目瞪口呆。猴子朝主人做了个再见的手势就走了。

自从猴子成功逃脱了主人的“五指山”后,它只能流落在外。一天,它碰到了只公鸡,公鸡向它打了声招呼,说:“猴子兄,你好!今天你好像不太开心。” 猴子叹了一口气,说:“我已无家可归了。”“要不,你去开一家店,我不就开了一家‘打鸣店’嘛!”猴子受到启发,开了一家猴子马戏团,免费给善良的人们表演。

而主人后悔莫及,觉得自己不该把猴子弄丢了。

杀鸡儆猴的百科资料

【注音】shā jī jǐng hóu

【解释】常用成语,本意是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某个个体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由来】绳之以法,犯军令韩信斩殷盖。杀鸡儆猴,振军心枪毙韩复榘。相传猴子是最怕见血的,驯猴的人首先当面把鸡杀给它看,叫它看看血的`厉害。才可以逐步进行教化。捉猴子的人就采用这杀鸡战术,不管它怎样顽强抗拒,只要雄鸡一声惨叫,鲜血一冒,猴子一见,便全身软化,任由捉获了。

【简介】“杀鸡儆猴”说的是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戒一个以警戒其余。在耍猴人看来杀掉鸡的成本远远低于杀掉猴子的成本,鸡较之于猴子要无用的多。而鸡们一向是“作秀”的高手,什么“鸡飞狗跳”、“鸡飞蛋打”,总之上得了台面,于是被杀的鸡总要把“被杀”演绎成一场大张旗鼓奢侈铺张的大片。满地鸡毛的挣扎,血流四处的惨境,呼天抢地的鸣冤。用这种效果来吓唬猴子是绰绰有余的了,猴子们自然不想身首异处,只得俯首帖耳不敢造次了。

【成语故事】从前一个耍猴人买了一只不听话的猴子,艺人十分生气,就到市场买来一只公鸡,对它不断敲锣打鼓,公鸡吓呆了,艺人乘机拿刀杀了公鸡,坐在一旁的猴子也吓坏了,从此只要艺人说什么或敲锣打鼓,猴子就会毫不含糊地执行艺人的指令。

【相近词】杀一儆百、杀鸡骇猴

【成语举例】他现在玩的就是杀鸡儆猴的把戏。

相关成语专题: 用来描写外貌的成语大全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

标签:

热门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波光粼粼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不避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