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关于别无长物的成语故事

关于别无长物的成语故事

有一年,王恭随父亲从会稽来到都城建康,他的同族王忱去看望他,两人在一张竹席上促膝谈心。谈着谈着,王忱忽然觉得身下的席子非常光滑,感到很舒服。他心想王恭从盛产竹子的会稽来,一定带了不少这样的竹席,就称赞了一番这张竹席,并希望王恭能送他一张竹席。王恭听了,毫不犹豫地将这张竹席赠送给王忱。王忱千恩万谢地走了。

其实,王恭只有这张竹席。送掉席子后,他就改用了草席。

王忱知道这情况后,十分惊讶,觉得过意不去,就去找王恭表示歉意。王恭笑笑说:“君不知我,吾平生无长物。”意思是说,您不太了解我,我王恭平生没有什么多余的物品。

起初,王恭在做着作郎时,曾叹道:“仕宦不为宰相,才志何足以骋!”后来,终于升迁为吏部郎,历建威将军。孝武帝时,为前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后来,慕容垂入侵青州,身为当地官吏的王恭于是派遣偏师率兵抗敌,不料战事失利,因此被皇帝降号辅国将军。

孝武帝司马曜与一位爱妃酒后争吵,这位爱妃居然在酒精作用之下指使一名宫女趁司马曜酒醉昏睡之时用棉被将其给活活闷死了。这样,大权就落在了司马道子(孝武帝司马曜的三弟)手中,道子宠信王国宝(王忱的三哥)等小人。王恭则趁着回京参加皇上追悼会的机会又一次劝告司马道子要远离王国宝等小人,道子与王宝国对他很是忌恨。后来,王恭计划第二次率北府兵进军建康,桓玄、殷仲堪一同响应,推王恭为盟主。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派人以重利说动北府军将领、王恭属下刘牢之倒戈,王恭兵败,被司马道子杀害于建康的倪塘。死后家里没有什么财物,对此,人们纷纷唏嘘不已。

——《晋书·王恭传》

【求解驿站】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形容因贫困而空无所有或因节俭而东西极少。长物,多余的'东西。

【活学活用】他清廉自守,在任时经他手的钱成千上万,但离职时依然~。

【妙语点拨】王恭一生不贪图物质享受,成人所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王恭太过耿直,不懂得溜须拍马、见风使舵的为官之道。这是他最后招致杀身之祸的主要原因。“道不同,不相为谋”,耿直的王恭与狡诈的小人王宝国水火不容。后来,王恭与王忱的关系破裂,恐怕王宝国应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王忱远友近亲,无可非议。在人际交往的道路上,有人选择近“亲”,有人则选择近“友”。亲与友,孰轻孰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近义】空空如也、囊中羞涩、家徒四壁

【反义】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相关成语专题: 用来描写外貌的成语大全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版版六十四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