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关于同甘共苦的成语故事

关于同甘共苦的成语故事

燕国的百姓起初恨子之暴虐,以为齐国发兵是给国家平乱,出于好心,结果发现齐王志在灭燕,燕国大半土地都已经归属齐国,百姓不忍自己的家园被人侵略,怀念太子。于是自发抵御齐军,并求访失踪的太子,终于在无终山找到了太子平,太子平即位,是为燕昭王。齐军因为不得民心,而且一下子无法管理大片燕国的土地,只好退回到齐国。但燕国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在战国七雄中变成了最弱小的国家。燕昭王痛恨齐国,发誓要报家仇,雪国恨。燕昭王一心想国富民强,但却感到束手无策。

一天,他听说郭隗善于出点子,很有计谋,于是赶紧派人把郭隗请来,对他说:“你能否替我找到一个有本领的人,帮我富民强国?”郭隗回答说:“只要你广泛选拔有本领的人,并且亲自去访问他,那么天下有本领的人就都会投奔到燕国来。”燕昭王不解地问:“我去访问哪一个最好呢?”郭隗回答说:“先重用我这个本领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领高强的人看到我这样的人都被您重用,那么他们肯定会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投奔您的。”

燕昭王立刻尊郭隗为老师,并为他建造了华丽的住宅。消息一传开,乐毅、邹衍、剧辛等有才能的人,纷纷从魏、齐、赵等国来到燕国,为燕昭王效力。燕昭王非常高兴,都委以重任。与此同时,他对待百姓更是关怀备至,史料记载:“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无论谁家有婚丧嫁娶等事,他都派出官员过问。他与百姓同事安乐,共度苦难28年,终于把燕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戴。

后来,燕昭王终于找到了时机,便派乐毅为大帅,联合其他诸侯国大举攻打强大的齐国,攻破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微弱的.燕国使得春秋时期最强大国家之一的齐国险些灭亡,令天下所有人都瞠目结舌,不敢相信。

——《战国策·燕策一》

【求解驿站】比喻共同享受欢乐幸福,共同承担祸患苦难。

【活学活用】在~的岁月里建立的感情才显得牢固。

【妙语点拨】郭隗向燕昭王提议的“求士之策”可谓双赢。一方面,使得自己得到了富贵与权势,一辈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燕昭王也成功找到了贤士名将,最终实现了富国强兵、报仇雪恨的愿望。郭隗无疑是聪明的智士,一针见血地点明了人才招揽的关键。而励精图治的燕昭王更加聪明,稍加点拨就能从谏如流,遵行如斯,可谓是一代明君。

【近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患难与共

【反义】勾心斗角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

标签:

热门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言状  言:说;状:描绘。无法用言语形容。
  • 不可捉摸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