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关于纪昌学射的故事

关于纪昌学射的故事

刚开始学射箭时,飞卫对纪昌说:“你是真的要跟我学射箭吗?要知道不下苦功夫是学不到真本领的。”纪昌说:“只要能学会射箭,我不怕吃苦,愿听老师指教。”于是,飞卫对纪昌说:“你要先学会注视目标不眨眼,做到不眨眼后,才能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为了学会射箭,回到家里,仰面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suō)子穿来穿去。这样坚持练了两年后,即使有人用锥子的尖端刺到他的眼皮,他的双眼也不会眨一下。纪昌于是整理行装,离别妻子,到飞卫那里报告去了。

飞卫听完纪昌的学习成绩后,却对纪昌说:“还没有学到家呢。要学好射箭,你还必须练好眼力才行,要练到能把很微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隐约模糊的东西看得很清楚。等你练到那个时候,再来找我吧。”

纪昌又一次回到家里,从牦(máo)牛尾巴上选了一根最细的毛,在毛的一端系上一个小虱子,毛的另一端悬挂在自家的窗口上,每天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个小虱(shī)子。过了一百天,就把虱子看得渐渐大了起来;三年后,看那个系在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竟像车轮一样大了。纪昌再看其他的东西,简直全都变大了,大得居然像是一座小山了。

于是,纪昌就找来用北方生长的牛角所装饰的强弓,用出产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箭杆,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转睛地瞄准那仿佛车轮大小的虱子,将箭射过去,箭头恰好从虱子的中心穿过,而悬挂虱子的牦牛毛却完好无缺。

纪昌高兴地把这一成绩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地手舞足蹈,拍着胸脯说:“射箭的奥妙,你已经学到手了啊!”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列子·汤问》

【求解驿站】形容只要有毅力,不怕吃苦,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活学活用】老师对小明说:“你这么聪明,其实只要有~的一半精神,很快就能脱颖而出。”

【妙语点拨】纪昌认真听从老师的教导,先练习注视目标不眨眼睛,又练习把小东西看大的眼力。这是射箭的基础。几年后,他的箭术高超极了。可见,一个人要想学好一门本领,必须首先苦练基本功,打好基础,由浅入深,踏踏实实学习才行。另外,纪昌成为百发百中的神箭手之前,练习基本功一练就是很多年,没有丝毫放松,启示我们:只有坚持练习,才能精通一门技术。不肯勤学苦练,做事虎头蛇尾是很难成功的。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端倪  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形容变化莫测。
  • 不毛之地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 不知就里  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