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负隅顽抗的成语故事

负隅顽抗的成语故事

孟子回答说:“再这样做,我就成为冯妇了。”接着,孟子向陈臻讲述了有关冯妇的故事:

冯妇是晋国的猎手,善于和老虎搏斗。后来他成为善人,不再打虎了,他的名字也几乎被人们忘掉。有一年,某座山里出现了一只猛虎,常常伤害行人。

几个年轻猎人联合起来去打虎,他们把老虎追至山的深处,老虎背靠着一个山势弯曲险要的地方,面向众人。它瞪圆了眼睛吼叫,没有人敢上前去捕捉(《孟子·尽心下》“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蜗(即隅),莫之敢樱。”)就在这时,冯妇坐车路过这儿。猎手们见了他,都快步上前迎接,请他帮助打虎。冯妇下了车,挽起袖子与老虎搏斗起来,经过一场拼搏,终于打死了猛虎,为民除了害。年轻的猎手们高兴地谢他,(历史故事)可是一些读书人却讥笑他。

东瓯国人把“火”叫做“虎”。他们“火”和“虎”的发音上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国内没有砖瓦,而用茅草盖房顶,因此常常有火灾发生,国中的人都为这吃过苦头。有个住在海边的商人到晋国,听说晋国有冯妇善于打虎,他的所在就使当地没有虎患。这个商人回来就把这事告诉东瓯国君。东瓯国君听了大喜,就拿出马十匹、白玉两双、文锦十匹命令商人作为使者,到晋国聘请冯妇。冯妇到来,东瓯国君下令驾车,空出左位,迎接他在国门之外,同车回来,下榻宾馆,作为上宾客招待。第二天,集市中起火,国中人跑来告诉冯妇,冯妇捋袖伸臂跟国中人出了宾馆,寻找了半天老虎的踪影,也没看见。火势蔓延逼近宫殿和店铺,国中人簇拥着冯妇就奔向大火,冯妇被火烧死。于是商人因为欺君被判罪,而冯妇至死还没有认识到这是怎么回事。

——《孟子·尽心下》

【求解驿站】比喻依仗险阻,顽固抵抗。负,依靠;隅,山弯,引申为山势险要的地方。

【活学活用】敌人扼守在堑壕中想~,我们劈头盖脸地一顿猛扫,打得他们落花流水。

【妙语点拨】东瓯君为了解决国内问题不惜花费重金来引进人才,并且礼贤下士,值得称赞。但负责引进人才的东瓯君,在没有辨别出真假前,便盲目地引进人才,出事后还将罪责归于商人,则有推卸责任之嫌。再有,东瓯国多火灾,商人想为国人做点好事,他的动机应该说是好的,只是错把打虎能手当成救火能人,以至酿成大祸,最后冯妇被当作替罪羊,实属可悲。孟子以之设喻,告诉弟子自己并非救济天下苍生的主角儿,也不想因此命丧黄泉,引人深思。

【近义】负险固守

【反义】束手待毙、束手就擒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形容意外的成语

标签:

热门成语

  • 爱别离苦  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锤打人  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不失一  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打不成相识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