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关于厉兵秣马的成语故事

关于厉兵秣马的成语故事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报后,觉得机不可失,顾不得听取大夫蹇叔的劝阻,便立即派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率兵进攻郑国。

蹇叔的儿子也随部队出征,蹇叔哭泣着对自己的儿子说:“你们一定会在淆这个地方遭军队抵御,到时我来帮你收尸。”

秦军经过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离郑国不远的淆国,刚好被郑国在这里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郑穆公报告,一面到秦军中慌称自己是代表郑国前来慰问秦军的。弦高说:“我们君王知道你们要来,特派我送来一批牲畜来犒劳你们。”

弦高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袭郑秦军的怀疑。秦国将领怀疑郑国已做好了作战的准备,所以对继续进军犹豫不决。

郑穆公接到了弦高的密报后,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门查看,果然看见杞子的军队“束载、厉兵、秣马矣”,即人人扎束停当,兵器磨得雪亮,马喂得饱饱的,完全处于一种作为内应的作战状态。对此,郑穆公派皇子向杞子说:“很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们的'孟明就要来了,你们跟他走吧!”

杞子等人见事情已经败露,便分别逃往齐国和宋国去了。孟明得知此消息后,也不情愿地下令撤军。

成语“厉兵秣马”便来自于典故中“束载、厉兵、秣马矣”。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求解驿站】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做好战斗准备。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

【活学活用】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以伺中国之变。(陈亮《酌古论·吕蒙》)

【妙语点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在弦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弦高只是郑国一个以买卖为生的普通商人,但当他听说秦国要攻打自己的国家时,毫不犹豫地冒着破产和被识破而杀头的双重危险,把自己用来做生意的牲畜送给秦军,还委婉地透露给秦军一个信息:我们郑国已经知道你们来了,已经做好准备了。弦高之所以如此做,是想拖延秦军进攻的步伐。与此同时,他又派人飞快地回国报告,让郑国迅猛备战。这是一个多么机智、勇敢,又值得敬仰的儒商啊。

【近义】严阵以待、枕戈待旦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动物的成语及解释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淡无光  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代文宗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石砸脚  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甘雌伏  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敢旁骛  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