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白虹贯日的成语故事

白虹贯日的成语故事

有一次,他拿着许多好酒到聂政家,为聂政母亲贺寿,还送上很多黄金表达敬意,聂政很奇怪严仲子为什么会送这样的厚礼,就对他说:“我家中贫穷,因有母亲在,便以屠狗为业,为的是获得食物供奉给母亲。而这是我应该做的,所以不敢接受大人您这么贵重的礼物!”严仲子把周围的人打发走,对聂政说:“我有一个仇家,为了躲避仇家我才周游各国。这次到了齐国,听说您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所以赠送百金,让您做为日常生活费用。能够交到您这样的朋友,我很高兴,不敢有其他的奢求。”聂政回答说:“我之所以放弃理想,甘愿在这个小地方以屠狗为生,是因为这样可以养活老母亲。母亲在世,我是不敢拿自己生命去冒险的。”后来严仲子又多次送给聂政厚礼,而聂政始终不肯收。虽然如此,严仲子仍一直对他礼遇有加,总是尽了礼数之后才走。

几年后,聂母去世。为母亲服过丧之后,聂政对他姐姐说道:“唉!我聂政只是一个市井之徒,整天操刀卖肉而已。而人家严仲子是诸侯的卿相,不远千里与我结交。他为贺母亲大寿送上那么重的贺礼,我虽然没有接受,但严仲子知道我心里是领情的。贤德的人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义气而相信穷乡僻壤之人,那么我聂政也不愿辜负人家的这份情意。前几年,严仲子要我帮他除掉仇家,但因为母亲在,我不能答应他。如今母亲已经尽享天年,我也应该为知己做些事了。”

聂政向西一直走到濮阳,见到严仲子,对他说:“以前我没有答应您的要求,是因为要奉养母亲;现在母亲已享天年而终,您要报仇的对象是谁,请告诉我!”严仲子说道:“我的仇人是辅国的丞相侠累,侠累是辅国哀侯的叔叔。他们家里的人很多,而且居住的地方守卫很严。我想派人去行刺他,始终不行。既然您现在愿为我办这件事,那我就派上一些车骑及随从,作为您的助手吧!”聂政说:“辅国与卫国,这两个地方离得不是很远,现在去杀辅国的丞相,而这丞相又是辅国国君的叔叔,所以做这件事不能人多。这么多人同去,万一被抓一个,泄露了机密,辅国的所有人都会成为您的仇人,那您不是也完了吗?”聂政坚决不要车骑随从,孤身一人去刺杀侠累了。聂政到达辅国时,天上出现了奇怪的现象: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人们都认为要出什么大事了。这时辅国丞相侠累正在府上,有很多武士保护他。聂政来到他的府邸,一句话也不说,拿着剑长驱直入,直上台阶刺杀侠累,他的举动把旁边守卫的人吓坏了,这些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乱作一团。聂政就趁着他们大呼小叫、混乱不堪的时候一剑刺死了侠累,又杀了几十个人,然而围上来抓他的人越来越多,他一看不可能全身而退,就毁了自己的面容,剖腹自杀了。

为了查出是谁那么大胆指使刺客杀了辅国丞相,辅国人就把聂政的.尸身暴露在集市上,然后贴出告示说,如果有谁能说出刺客的身世背景、来龙去脉,就赏赐千金。

聂政的姐姐聂荣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对邻居说:“这个人一定是我的兄弟。”然后聂荣就赶到辅国曝尸之处,一看死者果然是自己的兄弟,伏尸大哭说:“这是我兄弟聂政啊!”悬赏的人对她说:“这个人就是刺杀我们辅国承相的人。我们君主悬赏千金要追查这个人的情况。夫人您难道不知道吗?为什么还敢来认你的兄弟呢?”聂荣说:“我已经知道悬赏的事,可是,我兄弟聂政之所以放弃自己的理想,藏匿在市井屠夫间,是因为我们的母亲还活着,我还未出嫁。现在母亲安享天年,我也已嫁人,我的兄弟已经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便为知己报仇,从容赴死。现在我也已嫁人,我的兄弟已经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便为知己报仇,从容赴死。现在兄弟考虑我还在人世,所以自毁面目以防人家认出他是谁!我兄弟这样为我着想,我为什么要害怕被牵连,湮没了我兄弟侠义之名呢?”

聂荣抚尸陈说兄弟往事的壮举震惊了辅国看热闹的人,他们都被这两姐弟的侠义精神感动了,后来聂荣因悲伤过度死在了聂政的身旁。

——《战国策·魏策四》

【求解驿站】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迷信,认为这种异常的天象是将有不平常事件发生的征兆。虹,这里指的是“晕”,即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贯,穿。

【活学活用】~英雄死,如此河山失霸才。

【妙语点拨】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聂政待母亲归西之后,甘愿从一个市井屠夫转身为一个忠肝义胆的刺客,以报严仲子的知遇、赏识之恩。他义薄云天,为了避免亲朋好友受到牵连,不惜毁容剖腹。这样的大义感动了上天,以致出现白虹贯日的奇观。或许,聂政这个刺客,应该称为“侠客”更恰当。尽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聂政的“知己”只不过是在用小恩小惠收买他这个亡命之徒,而聂政仅仅是严仲子这个“知己”手中的复仇工具。

【成语接龙】白虹贯日→日短心长→长谈阔论→论长说短→短寿促命→命词遣意→意前笔后→后会无期→期颐之寿→寿陵失步→步步为营→营营苟苟→苟且偷安→安常守故→故剑情深→深情底理→理之当然→然糠自照→照猫画虎→虎体熊腰→腰缠万贯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般刁难  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行诡道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