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孙权死后,10岁的儿子孙亮继位,朝政由大将军诸葛恪、会稽太守滕胤共同辅政,偏将军孙惏谋害滕胤,势力逐渐增强,开始胡作非为。孙亮想除掉孙惏反而被他赶下台,迎立孙休为皇帝,孙休还未登基,他又想图谋不轨被虞汜制止。
【出处】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 《晋书·王彬传》
【释义】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谋反
【近义词】包藏祸心
【相反词】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其它使用】
◎ 那些依附于承乾和魏王泰,狗苟蛇营、图谋不轨的朝臣不都曾得到过信任和重用吗?然而,他们却可恶地背叛了他,若不是及时识破,改变未遂,他惨淡经营多年的.大唐基业很可能断送在这些人手里。
◎ 他图谋不轨,耍弄妖术,燃点妖火破了县太爷的老丈人的风水地气,现奉县太爷之命,刚从火井乡捉拿孟犯归案……"一个都头模样的人忙不迭地答道。文章来源自
相关成语专题:
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
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
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
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
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
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
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
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
各自为政-《左传》中的成语故事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关锁国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