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含有“犹”字的成语大全

含有“犹”字的成语大全

简介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犹解倒悬

解释

解:解救;倒悬:人被倒挂,比喻处境困难。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犹豫不决

解释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例子

在决定这件事如何处理时,他变得犹豫不决起来。

过犹不及

解释

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出处

《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例子

据老夫看来:这是“过犹不及”。大约两耳过长,反觉没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

言犹在耳

解释

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

出处

《左传·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

例子

言犹在耳,忠岂忘心。(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记忆犹新

解释

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出处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仆曩官健上,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交存者十无一二。”

例子

恭王因为皇帝的告戒,记忆犹新,在这些加官进爵的事上,要避把持的嫌疑。(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困兽犹斗

解释

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作最后挣扎。比喻在绝境中还要挣扎抵抗。

出处

《左传·定公四年》:“困兽犹斗,况人呼?”

例子

况困兽犹斗,背城一战,尚有不可测之事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

千里犹面

解释

比喻传达事情清楚确实。

出处

《旧唐书·房玄龄传》:“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

虽死犹生

解释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出处

晋·常璩《汉中士女志·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例子

至曾晢、晏子,身为贤士,名传不朽,其人虽死犹生。(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六回)

万死犹轻

解释

处死万次,还嫌惩罚太轻。极言罪大。

出处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以狂妄戆愚,不识礼度,上表陈佛骨事,言涉不敬,正名定罪,万死犹轻。”

例子

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我见犹怜

解释

犹:尚且;怜:爱。我见了她尚且觉得可爱。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处

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

例子

此即吾家小主妇耶?我见犹怜,何怪子魂思而梦绕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

中馈犹虚

解释

指没有妻子。

出处

《周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例子

久而久之,中馈犹虚,你便知道鳏居的难处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两现状》第七十回)

博弈犹贤

解释

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出处

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例子

您怎的连‘博弈犹贤’这句书也不记得。★《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风韵犹存

解释

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出处

清·王韬《淞隐漫录》其母虽属徐娘,丰韵犹饶,老蚌固宜出此明珠。”

迥不犹人

解释

指卓然超绝,不同于人。

出处

清·梁章锯《浪迹丛谈·二十四桥》玉生曾受业于方茶山先生,故其诗笔迥不犹人。”

敬姜犹绩

解释

以之为富贵而不忘根本、不求安逸的典实。

出处

《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

例子

娄樗道:‘我爹叫我买两件农器儿,还买一盘弹花的弓弦。’孝移道:‘此敬姜犹绩意也。’★《歧路灯》第三回

视死犹归

解释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玉漏犹滴

解释

指夜还未过去。玉漏计时的漏壶。

相关成语专题: 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大全及解释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各自为政-《左传》中的成语故事

标签:

热门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案牍劳形  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 白丁俗客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