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形容夏天的成语大全

形容夏天的成语大全

简介

夏天到了,关于夏天的成语有哪些呢?这是一篇关于形容夏天的成语大全,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暑往寒来

解释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中书令临汝灵侯墓志铭》:“草茂故辙,松插新枚。月明泉暗,暑往寒来。”

例子

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明·汤显祖《南柯记·系帅》

温凊定省

解释

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出处

语出《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无冬无夏

解释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出处

《诗经·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例子

爱情本来是无日无夜,无冬无夏的,但萧涧秋好象没有爱情。(柔石《二月》五)

无间冬夏

解释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夏虫不可言冰

解释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回:“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夏虫不可以语冰

解释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出处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例子

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以语冰。(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

夏虫不可语冰

解释

语:谈论。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例子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语冰,我教你看看。”

夏虫不可语寒

解释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寒冷。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例子

真是夏虫不可语寒,说得再多,你也没见过

夏炉冬扇

解释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出处

汉·王充《论衡·逢遇》:“今则不然,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

夏日可畏

解释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出处

《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例子

丰子恺《初冬浴日漫感》:“忽又自笑:‘夏日可畏,冬日可爱,’以及‘团扇弃捐,’乃古之名言,夫人皆知,又何足吃惊?”

夏雨雨人

解释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出处

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炎天暑月

解释

指炎热的夏天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这八句诗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藉避暑,尚兀自嫌热。”

燕雁代飞

解释

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

张火伞

解释

张:展开;火伞:比喻烈日。形容夏天烈日当空,酷热难耐

出处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蝉不知雪

解释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出处

汉·桓宽《盐伯论·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

例子

你真是蝉不知雪没有见识

春风风人

解释

风人:吹拂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出处

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例子

他给人有春风风人的印象

春去夏来

解释

春天过去,夏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例子

春去夏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秋收冬藏

解释

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冬日夏云

解释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

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冬扇夏炉

解释

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出处

汉·王充《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祐之有乎。”

例子

他经常干冬扇夏炉般的蠢事

冬温夏清

解释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

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冬温夏凊

解释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

例子

一望琼花争怒放。飞越群山,人喜从天降。宫阙常年观白浪,冬温夏凊真佳况。(陈毅《蝶恋花·访问亚洲三国(一)》词)

葛屦履霜

解释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出处

《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火伞高张

解释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处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火伞张

解释

火伞:比喻烈日;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酷热难耐

出处

宋·杨万里《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卓午从他火伞张。”

祁寒酷暑

解释

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出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祁寒酷暑不稍间。”

祁寒暑雨

解释

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出处

《明史·陆昆传》:“陛下广殿细旃,岂知小民穷檐掊屋,风雨之不庇,锦衣玉食,岂知小民祁寒暑雨冻馁之弗堪。”

张火伞

解释

张:展开;火伞:比喻烈日。形容夏天烈日当空,酷热难耐

出处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盛暑祁寒

解释

祁:大。炎热的夏天,严寒的冬季。形容气候条件恶劣的时节

出处

《旧五代史·晋书·崔悦传》:“指命仆役,亦用礼节,盛暑祁寒,不便冒犯。”

例子

《清史稿·圣祖本纪》:“军兴以来,将士披坚执锐,盛暑祁寒,备极劳苦。”

暑来寒往

解释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

南朝·梁·陆倕《石阙铭》:“暑来寒往,地久天长,神哉华观,永配无疆。”

例子

乍见灵妃含笑往,复闻游女怨歌来。暑来寒往运洄洑,潭生水落移陵谷。★唐·张说《同赵侍御乾湖作》诗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

标签:

热门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土乐业  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璧青蝇  白璧: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比喻佞人。比喻善恶忠佞。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闭关锁国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敝鼓丧豚  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碧血丹心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 闭门投辖  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