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表示高兴的成语,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这些学生们一天总是那么活泼开朗,笑容可掬。
幸:高兴。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
《左传·僖公十四年》:“背施无亲,幸灾不仁。”又《庄公二十年》:“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
对于同学的缺点和错误,我们不应采取幸灾乐祸的态度。
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不要惊醒他。(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
高兴显现在脸上。
他们听到这个好消息,不禁喜行于色。
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他们听到这个好消息,一个个笑逐颜开。
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佘念祖未到的时候,满心高兴,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到过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觉得望洋兴叹了。(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
尤:怨恨。毫无怨恨。
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
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妹子平日但凡遇见吃酒行令,最是高兴,从不畏首畏尾。(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宋 陆九渊《与傅全美书》:“故其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言毕,只是长吁短叹无精打彩的,不象往日高兴。”
打过二更他才无精打彩地回到房里。★曹禺《北京人》第一幕
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他嘻嘻笑着,让酒让菜,谈笑风生,又谈起他的山林生活。(梁斌《播火记》十七)
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相敬如宾。(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果然有志竟成,上月被他打死一个,今日又去打虎,谁知恰好遇见贤侄。邂逅相逢,真是‘万里他乡遇故知’可谓三生有幸!”
老残,我多时不见你的诗了,今日总算‘他乡遇故知’,您也该做首诗,我们拜读拜读。★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二回
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省躬无有,被宠苦惊。”
(1)谷中一怀着受宠若惊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向外走去。(2)残酷剥削工人的资本家,偶尔略施小惠,老实巴交的工人便感到受宠若惊。
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1)每当他找到一道难题的突破口时,就禁不住地手舞足蹈起来。(2)小明拿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高兴得手舞足蹈。
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左传·宣公十二年》:“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楚是以再世不竞。”
长此不悟,纵令势力弥满,人莫予毒,亦乃与满州亲贵等夷。(章炳麟《致张继、于右任书》)
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实在襄阳的人杰地灵,恐怕比它的山水形胜更值得人赞美。(闻一多《孟浩然》)
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姐姐如释重负似的松了一口气。(曲波《林海雪原》一)
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向心来瞌睡多。”
现在我们很快就可以达到目的了,怎么能不高兴呢?‘人逢喜事精神爽’,真是一点也不假。★魏国禄《随周恩来副主席长征》
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坳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
汉·朱浮《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现在许多人的文章上常常有一句话,说是“无使亲痛仇快”。(毛泽东《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
形容变化极多。
《列子·周穆王》:“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史记·贾谊列传》:“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
官场中的事,千变万化,那里说得定呢。(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涕:眼泪。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晋·刘琨《答卢堪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
她很高兴地赞同这个计划,并且破涕为笑地说她有逃的办法。(巴金《家》二十八)
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今溥(普)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大街上搭起几坐彩坊,中间还有四个字道:“普天同庆”,据说这算是过年。(鲁迅《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
形容非常高兴。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他眉飞眼笑,高兴地跳着,大声喊道‘解放啦!’”
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
他听了人家的祝贺语,眉花眼笑地答谢。★叶圣陶《一个朋友》
形容非常兴奋、高兴。
清·李渔《意中缘·拒妁》若说起才郎的名字,只怕你们两个,都要眉欢眼笑起来。”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彼见昨日惊魂魂魄,今日眉花眼笑。”
等他吃足了烟,他坐起来,眉开眼笑。(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三回)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谁知乐极生悲,一朝触犯了朝廷,阖门待勘,未知生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可正是乐极悲生,今日个泰来否往。★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
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
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这厮口蜜腹剑,正所为慝怨而友者也。(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五出)
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只要将来做了八府巡按,妈也就可以扬眉吐气了。(巴金《家》十二)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刘厚守听了,怡然自得,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
老舍《吐了一口气》:“我是个抑郁寡欢的孩子,因为我刚一懂得点事便知道了愁吃愁喝。”
梁实秋《快乐》:“某国王,端居大内,抑郁寡欢。”
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情舒畅愉快。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的文章更生疏了。”
龙庆峡的冰灯,真使人怡情悦性,去年看了今年还想去。
指说的话枯燥无味或庸俗无聊。
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
我在这里不大高兴的原因,首先是在周围多是语言无味的人物,令我觉得无卿。(鲁迅《两地书》)
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季斯预戒汶上百姓,修堤盖屋。不三日,果然天降大雨,汶水泛滥,鲁民有备无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
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因为凤珠也是十六岁的人了,胡统领早存了个得陇望蜀的心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既悲伤又高兴。
《平妖传》二回表公单单一身,不胜凄惨,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两件至宝,正所谓一悲一喜。”
指生气时高兴时都很美丽。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指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
使眼睛高兴,使心里快乐。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乐。
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一席话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形容极度高兴。
许钦文《鉴湖风景如画》坐在船上摇动着,也可以说‘五步一小变,十步一大变’的,却处处使人眼开眉展,爽神悦目。”
形容极度高兴。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只乐得他手舞足蹈,眼笑眉飞。褚一官等在旁看了,也自欢喜。”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态度,但他却怡然自乐,认为是义薄云天,忠贯日月,大有关云长“降汉不降曹”的气慨。★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复辟谬说》
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时,承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
国太只道孙权好意,喜不自胜。(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章:“好像迎接贵客一样,喜眉笑眼朝着沟里张望。”
爸爸得知哥哥考上了大学,真是乐得喜眉笑眼。
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想起这件高兴事,不觉心花怒放。
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这可真叫他喜出望外。(沙汀《催粮》)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吕氏春秋· 诬徒》:“喜怒无处,言谈日易。”
宝玉和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晋·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在其间欣欣向荣的,只有鲜花和绿草,这是比喻对于将来的希望。(叶圣陶《搭班子》)
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穿过牌楼,人来人往,莫不喜笑颜开。”
(1)社员看着金黄色的麦田喜笑颜开,庆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2)全市人民喜笑颜开地在人民公园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
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小弟若在两位才女跟前称了晚生,不但毫不委曲,并且心悦诚服。(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全班同学欣喜若狂,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
相关成语专题: 用来描写外貌的成语大全、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各自为政-《左传》中的成语故事、中秋成语、顺手牵羊的成语故事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