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品质的成语有哪些呢?下面是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
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朱子全书·孟子》:“君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
我喜欢那种斩钉截铁的作风。
迎着困难上。
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我们在学习中要知难而进,绝不可知难而退。
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那些充满了忠孝节义、悲欢离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真心实意,才能找到知己。
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蹬,死亦甘心。(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郁达夫《扬州旧梦寄语堂》:“更觉得史公的忠肝义胆,活跃在纸上了。”
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取得好成绩也不能自满,要再接再厉,不断进取。
搴:拔取。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即使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
做事不能自行其是,最好听听别人的意见。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配之辈。(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
指固执己见,不知变通。
《庄子·人世间》:“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
若是处处忘不了古人,便是守旧之见,执而不化,那是一辈子做不出事业,不能自立的。(《晚清文学丛钞·中国现在记》第三回)
径:直;行:从事。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宋·陈亮《谢罗尚书启》)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必要时我们要有壮士解腕的精神
自以为了不起。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人要是自高自大,瞧不起别人,就不能进步。
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抱朴子·用刑》:“通人扬子云亦以为肉刑宜复也,但废之来久矣,坐而论道者,未以为急耳。”
有些人只会坐而论道,而不办实事。
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
《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领导者专横跋扈,就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誓:发誓。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
他指天誓日地表示愿意与之同生死共祸福。
诛求:需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经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
清朝末年,人民对诛求无厌的封建统治已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斩草除根,萌芽不发;斩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七)
故意装成疯疯癫癫,傻里傻气。
程道一《庚子事变演义》:“打算装疯卖傻,充作神仙附体,杀此一龙,自己便可即位。”
那是国民党白鬼子的天下嘛,我就给他个装疯卖傻、一问三不知。(王愿坚《三张纸条》)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指说了话不算数。
《尚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我若今日复出应诏,是自食其言了。(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有人说中国的实业就会借此促进,那是自欺欺人之谈。(鲁迅《两地书·二九》)
攸:所;归:归属。是谁的责任,就该归谁承担。指份内的责任不容推卸。
宋 司马光《体要疏》:“夫公卿所荐举,牧伯所纠劾,或谓之贤者而不贤,谓之有罪而无罪,皆有迹可见,责有所归,故不敢大为欺罔。”
至于疆臣守土,责有攸归,等马尾开仗的情形,有了详细奏报,必得要论是非,定功罪。(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形容十分忠诚。
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施蛰存《阿秀》:“这种男人家都是犯贱的,真不配拿忠心赤胆来待他们。”
恣意:任意,随意;妄为:胡作非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清史稿·列传二·诸王一》:“乾隆十三年,诏责神保住瓷意妄为,致两目成眚,又虐待兄女,夺爵。”
察其原因,不外有少数顽固分子,不顾民族国家利益,恣意妄为。(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
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自己只是在家中广行善事,仗义疏财。(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趑趄:迟疑不敢前进。形容犹豫畏缩不敢前进。
《周易·夬》:“臀无肤,其行次且。”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不由自主的便上了包车,仍回到鸿仁里,望着自己门口,倒有点趑趄不前之态。(清·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七回)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东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易·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只要体当自家直内方外之实事,乃是为已之切。”
享:享受;成:成果。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葛苍公传》:“欲使他人干事,彼坐享其成,必误公事。”
人要有勤奋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不可有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的思想。
接交战;砺磨砺。原谓鸡再磨嘴,然后再相斗◇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
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贞:意志或操守坚定不移;渝:改变,违背。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周恩来同志对党对人民忠贞不渝,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
踵:追随,继续。继续前人的事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以至头门墙上及各墙壁,另行雕刻花草人物,正是踵事增华,穷奢极侈。(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七回)
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贼喊捉贼,明明自己是匪,还扛着剿匪的旗号,到处剿匪。”
这个狡滑的小偷,偷了人家的钱后,还贼喊捉贼,嫁祸于人。
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我们在学习上要争分夺秒。
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就这样,清朝统治集团所自吹自擂的“中兴大业”,转眼间已成一场春梦。(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
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我们人民能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强起来了。(闻一多《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
撞骗:寻机骗人。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清会典事例·七四八·刑部·吏律职制》:“学臣应用员役,傥有招摇撞骗及受贿传递等弊,提调官不行访拿究治者,亦交部议处。”
只是奴才们在外头招摇撞骗,闹出事来,我就耽不起。(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六回)
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
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晋书·潘尼传》:“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列子·杨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
我么?你问我么?我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柔石《二月》二)
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二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他是个作恶多端的人,终究不会有好下场的。
比喻到处寻找门路。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8回:“秦福到了武城,钻头觅缝的打听。”
一到南京,便钻头觅缝的寻觅事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
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到京之后,住在店里,已经是当卖度日,坐吃山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礼记·礼器》:“食力无数。”陈浩集说:“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居贫,自食其力,隐田里间,以教授为业,非义不为,人敬惮之。(明·李昌祺《剪灯余话·泰山御史传》)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犹言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些有势有力的不肯出钱,专要讨人便宜。及至肯出几两银子的,女儿又嫌好道歉,做张做智的不肯。”
[阮小七]提着双拳说道:“我老爷在此吃几杯酒儿,干你鸟事!做张做智要来拿我!”★《水浒传》第一回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政策要力求相对地稳定,不能朝令暮改。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政策要力求相对地稳定,不能朝令夕改。
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叹朝秦暮楚,三载依刘。(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九出)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鲁迅《坟·灯下漫笔》)
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孙俊英背剪着手,郑重其事地在墙前站着看标语。(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
农民向国家交售征购粮是责无旁贷的任务。
崭:突出;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此番吴氏北返,独倡保定会议,无非欲崭露头角,力与段派抗衡。(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一五回)
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 。”
要讲究策略,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招权:弄权,揽权;纳贿:接受贿赂。抓权力,受贿赂。
《汉书·季布传》:“辩士曹丘生数招权顾金钱。”
他父子济恶,招权纳贿,卖官鬻爵。(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四十卷)
决不吝惜(多用在付出大的代价)。
清 金念劬《避兵十日记》:“果能摆城固守,区区民房原在所不惜。”
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即使赴汤蹈火,我们也在所不惜。
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战国楚·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有些事情看准了就马上去做,不要总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他相信献忠确实是真心诚意地归顺朝廷。(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累官至大冢宰,折节下士,天下多称之。”
重复好几次。
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今日我这道友再三再四的度脱你出家,你则不省悟。”
再三再四拉他丛,他又跪下告了坐,方敢在底下一个凳子上坐了。(《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
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先秦·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但是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闻一多《复古的空气》)
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我们做得都是正大光明的事。
全部杀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三回:“我本待斩尽杀绝,争奈你不曾犯法。”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集团妄图将中国革命力量斩尽杀绝,但是共产党人是斩不尽、杀不绝的,革命自有后来人。
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
一百个说空话的人,不如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
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群言淆乱,异说争鸣;众口铄金,积非成是。(鲁迅《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
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快叫田见秀跟众贼将前来投降,不要执迷不悟,自走绝路!(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
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孙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北史·刘武传》:“军士去家二千里,后有黄河之难,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七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损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卢永祥见一个忠心耿耿的陈乐山忽然变了样子,还不晓是何缘故,十分诧异。(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八回)
疏:粗疏,薄弱。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
《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此人言过其实,志大才疏。
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邹韬奋《经历》:“只须能尽我的微薄的力量,推进或促成这个主张的实现,任何个人的艰险,是在所不辞的。”
国姓爷和你是我的重生父母,只要能够为你们效劳,我就献出生命,在所不辞。(郭沫若《郑成功》第二章)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大全及解释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