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汉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成语大全,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剥削阶级的幸福观,是源远流长,影响仍然是相当深广的。(秦牧《一个黑人战士的豪迈声音》)
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后泛指媒人。简称“月老”。
唐·李复言《续幽怪录》记载传说故事:唐朝的韦固路过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一本书。询问后,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
正是一对佳人才子。虽在海外,也是一国驸马,富贵无穷。况天缘是月下老人赤绳系定的,不必多疑。(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清史稿 圣祖纪三》:“万国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祝廷者当以慈为先。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俩的感情与日俱增。
指事物无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后汉书·孔融传》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行刑,投之以残弃,非所谓与时消息者也。”
①犹横眉怒目。②一举眉,一转眼。形容时间极短。③倾心注目。④沾沾自喜貌。
千古时间久远。遗留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
清·徐瑶《太恨生传》且生与女相爱怜若此,而卒不相遇,真堪遗恨千古。”
馈:以食物送人,这里指吃饭。吃一顿饭要起来十次。形容事务繁忙。
《淮南子·汜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
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而一暴十寒,终归无益。★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珠妓情殉》
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
议事:讨论或办理事情;日程:时间进度表。在计划之内的讨论、办理事情的日期。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建立根据地的任务,放在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把它作为战略任务执行起来。”
环境保护已经提到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吕氏春秋·先识》:“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
家贫借书,以夜继日,古人阅市偷光,殆不过此。★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汪遵》
一生之中最后的年月,即余年。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俾臣得保蚁命,此后有生之年,莫非主上所赐,惟求格外垂怜。”
只好用今后有生之年的辛勤努力,来补偿过去的不足。★秦牧《序》
指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
《战国策·赵策一》王大怒,曰‘夫用百成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何故不为?’”
席:坐席;暇:空闲。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唐·韩愈《争臣论》:“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真是忙得席不暇暖,人仰马翻。(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一回)
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
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旧唐书·刘蕡传》)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以语冰。(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萧墙祸起片时间,到如今反为难上难。(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八)
斗:北斗星。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直睡的陵迁谷变,石烂松枯,斗转星移。”
抬头观看,星移斗转,正是三更时分。(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指恶势力在短时间内喧闹一起。
这帮土匪在这穷山沟也只能嚣张一时,一待大军到来,他们就会做鸟兽散了。
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唐·韩愈《论佛骨表》:“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
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无与伦比的最热情的接待。(魏巍《东方·归来》)
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1章:“五黄六月烟反潮,抽着又灭了。”
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为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于京。”
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叫徐世昌。五世其昌的世昌。”
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六:“僧问:‘如何是五老峰前句?’师曰:‘万古千秋。’”
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万古千秋业,天下为公器。”
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现在桂林又危在旦夕,柳州也将不保。(闻一多《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
物换:景物变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兔走乌飞,搬不尽古今兴废,急回来物换星移,成就了凤鸾交莺燕侣。(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
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汉书·张敞传》:“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
暗想自己已是五日京兆了,乐得卖个人情与袁伯珍。(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三回)
为:作为;期:日期,期限。指快到规定或算定的日子。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为期不远,你等着瞧罢。”
肃清这一部分残余敌军,还需要一些时间,但已为期不远了。(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
指迅速灭亡。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
白白地耗费时间与精力。形容徒劳无益。
枉白白地。费浪费。日、月时间、光阴。白白地浪费时光。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西游记》第六三回:“常言道:‘武不善作’,但只怕起手处不得留情,一时间伤了你的性命。”
从来‘武不善作’,邓九公合褚一官便都有摘了帽子,甩了大衣,盘上辫子,又在短衣上缩紧了腰,叫了四个人进来捆那绳扛。★《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比喻时间极短暂。
清·黄宗羲《王仲沩侍御过龙虎草堂》诗:“十年有五惊弹指,又复烦君入剡中。”
他在这弹指之间就做成了这事
时间长,日子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但只是天长日久,尽着这么闹,可叫人怎么过呢。”
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六章:“听说那些窠容易存雨水,天长日久就会锈坏那铁塔。”
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形容地区各不相同。也形容距离极远。
金·元好问《迈陂塘》词:“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元·关汉卿《沉醉东风》)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唐·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郭沫若《瓶》:“你教我等到将来,是不是要等到天荒地老?”
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这种盛况,只是昙花一现。
跳丸:跳动的弹丸。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唐·韩愈《秋怀》诗:“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唐·杜牧《寄浙东韩乂评事》诗:“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
唐·杜牧《寄浙东韩八评事》诗:“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
在树干上添上些枝叶。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宋·朱熹《答黄子耕》:“今人生出重重障碍,添枝接叶,无有了期。”
杨子荣为了消磨时间,大为添枝加叶,渲染逗趣。(曲波《林海雪原》十七)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她们之间的友谊天长地久。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阴谋诡计 面无由,但以情企。”宋·张世南《游宦记闻》卷六:“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
我们俱系天涯海角之人,今幸得贤主人相邀一聚,也是三生之缘。(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三国魏·钟会《移蜀将吏士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俱碎。”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明·唐寅《春日花前咏怀》:“我且花前沉醉,管甚个兔走乌飞,白发蒙头。”
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宋·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事机万变,稍纵即逝。(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四回)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宋 廖行之《沁园春 和苏宣教韵》词:“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
携来百侣同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终身:一生。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偶尔亏输,便要认起真来,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不可羞。”
但终身大事 ,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她自惭形秽般只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不敢发一言。(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
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我们在学习上要争分夺秒。
佛教语。极言时间之悠远漫长。
《无量寿经》卷上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①比喻收益迅速。②比喻时间短促。
《汉书·郊祀志下》:“言世有仙人……览观县圃,浮游蓬莱,耕耘五德,朝种暮获。”
若必月旦,则颜回食埃,不免贪污;盗跖引少,则为清廉。朝种暮获。善恶未定矣。★《晋书·祖纳传》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贺宜《天竺葵和制鞋工人的女儿》他们不能眼看着孩子整年累月受病的折磨,也不能让自己的同志为了这样的事苦恼,得好好想想办法。”
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亦作只争朝夕”。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
非常短暂的一瞬间。
清·黄宗羲《董在中墓志铭》:“若余于董氏,则有师友偲偲之力,而零落于转瞬之间,更可伤也。”
转瞬之间,从曲折的山路有一队奔跑的马蹄声迎面而来。★姚雪垠《李自成》
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椿岩念动品评,霎时间天昏地暗,走石飞沙。★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十二
转眼一眨眼。一眨眼的时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葛衣记·荐之知信》无端平地起波涛,转眼之间忘久要。”
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看看前头存在黄胖姑那里银子渐渐花完,只剩得千把两银子,而放缺又遥遥无期。”
这件事我不能遥遥无期地等下去,希望能尽快给以解决。
比喻时间一拖长,情况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
清·吕留良《家训真迹》:“荐举事近复纷纭,夜长梦多,巩将来有意外,奈何?”
这件事要赶紧解决,免得夜长梦多,再出问题。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仇。”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一弹指顷,已抵东岩。”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王朔《橡皮人》:“我盯着老头的眼睛一字一板地说:‘就在刚才我在路上随便问了个小贩,他出的价……’”
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年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他都答不出,老师对他这种一问三不知的学习态度很生气。
用夜里的时间接上白天的时间。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昔文王不敢槃游于田,以万人惟忧,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
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上篇:“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如社稷宗庙何?”
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诗经·王风·采莲》:“彼采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第一次一个人出门在外,非常想家,真是一日三秋,恨不得插翅而归。
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一言难尽,来探望你这歹孩儿索是远路风尘。”
说起这件事,真是一言难尽,等有时间我们再详谈。
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宋·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他连鼻烟也不嗅了,看一看钟,六点还差十多分,他不能延误一刻千金的光阴。(茅盾《子夜》十)
比喻时间十分富贵。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老师常教导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使我们懂得时间的珍贵。
指很短的时间。
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 货郎儿》:“才离了一时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丁玲《杜晚香·作媳妇》:“晚香一时半刻是不能深刻体会老人们的心意的。”
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
《周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即如今日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清·严复《论世变之亟》)
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元·杨梓《敬德不服老》:“将军你且耐心到那里,不过一年半载,俺众将每必然保奏将军回来。”
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
《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武昌树帜,余在沪读,值先烈陈英士先生异军突起。(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
永世:永远。永远没有穷尽。
《尚书·微子之命》:“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
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他跟随白大夫将近一年的时间,见习过上千次的大小手术,许多许多大手术他都应付裕如,很有经验了。”
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完全了然全课的情节,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裕如。(邹韬奋《经历·英文的学习》)
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一来二去,两个人就装糊涂了,倒象真的一样儿。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
余秋雨《霜冷长河·长者》:“一来二去,上级居然下令要复课了。”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形容意外的成语、中秋成语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