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关于韩愈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韩愈的成语有哪些

简介

韩愈作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出自他的成语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大全,仅供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钩玄提要

解释

钩:探索;玄:精微之处;提:举出;要:纲要。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例子

郭沫若《今昔集·关于“接受文学遗产”》:“不求多,只求精,含英咀华,钩玄提要。”

挂一漏万

解释

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出处

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例子

我的汇报难免挂一漏万,请大家补充。

钩元提要

解释

钩:探索;提:举出;要:纲要。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例子

故撰录事迹,诠次法程,钩元提要庶有取尔。(章炳麟《正学报缘起·例言》)

膏车秣马

解释

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

出处

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 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明·屠隆《彩毫记·钦取回朝》:“羡调和鼎鼐,便膏车秣马好归来。”

例子

[刘三白]与某膏车秣马,后队兴兵呀。★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

刿目鉥心

解释

犹言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

出处

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鉥心。”

例子

他形容孟郊的苦吟,竟至使用一‘刿目鉥心’、‘搯擢胃肾’的辞句,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呕心滴血’了。★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

俯首贴耳

解释

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

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例子

他只好俯首贴耳,唯命是从了。

发秃齿豁

解释

关发脱光,牙齿豁落。形容人已衰老。

出处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私自怜悼,悔其初心,发秃齿豁,不见知己。”

例子

他已经到了发秃齿豁的年纪

发引千钧

解释

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极危急。

出处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罚一劝百

解释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出处

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例子

臣知已事不诤,然异时或有此比,要须有司论报,罚一劝百,孰不甘心。(宋·欧阳修《新唐书》)

翻然悔悟

解释

悔:悔恨;悟:觉悟。很快地醒悟过来。形容转变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转变,彻底醒悟。

出处

唐·韩愈《与陈给事书》:“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

例子

虽始行不端,而能翻然悔悟,改弦易辙,以善其修,斯其意固可嘉,而其功诚不可泯。(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反眼不识

解释

翻脸不认人。

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例子

他经常以反眼不识的态度待人

飞黄腾达

解释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出处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例子

他进过种种培植新政人才的讲习班和训练班,虽然结果没有一项使他飞黄腾达。(沙汀《防空》)

焚膏继晷

解释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例子

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焚膏继晷,以致损明。(清·张潮《虞初新志·三侬赘人广自序》)

愤世嫉俗

解释

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出处

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例子

不见面就罢,一见面就是愤世嫉俗地破口大骂,要不就是针针见血地讽刺不休。(欧阳山《苦斗》四八)

风骨峭峻

解释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出处

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蜂屯蚁聚

解释

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

出处

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蜂屯蚁杂,不可爬梳。”

例子

这里雯青直到日落西山,才把那些蜂屯蚁聚的亲朋支使出了门,坐了一肩小轿,向三茅阁巷褚爱林家而来。(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回)

俯首帖耳

解释

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例子

他们习惯于猛于虎的官威,以为老百姓只要一加威吓,便自会俯首帖耳。(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浮花浪蕊

解释

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出处

唐·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例子

明·梁辰鱼《浣纱记·寄子》:“谁道做浮花浪蕊?何日报双亲恩义。”

飞黄腾踏

解释

形容马的飞驰。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出处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例子

飞黄腾踏有天倪,紫电转盼天山低。★元·陈赓《武善夫桃源图》诗

飞谋钓谤

解释

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出处

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二寇患公居间,为己不利……则飞谋钓谤,以间染我。”

奋发踔厉

解释

奋发有为,意气昂扬。

出处

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例子

既无始皇奋发踔厉之才,而当众叛亲离之日,谓足以全首领而保宗庙,无论谁人,俱不能为扶苏信也。★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二

愤世疾邪

解释

犹愤世嫉俗。

出处

唐·韩愈《杂说》之三:“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余将特取其愤世疾邪而作之,故题之云尔。”

例子

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明·刘基《卖柑者言》

凤泊鸾漂

解释

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出处

唐·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

例子

神清骨冷何由俗,凤泊鸾漂信可哀。★清·黄景仁《失题》

蜂屯蚁杂

解释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唐·韩愈《送郑尚书序》撞搪呼号以相和应;蜂屯蚁杂,不可爬梳。”

耳濡目染

解释

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例子

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恩逾慈母

解释

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

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大展宏图

解释

展:把卷画打开,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

出处

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例子

对中国的大学生来说,改革开放为你们提供了大展宏图的广阔天地,你们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大醇小疵

解释

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出处

唐·韩愈《读〈荀子〉》:“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例子

知其有醇乎醇者,有大醇而小疵者也。(清·陈澧《与周孟贻书》)

大放厥词

解释

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出处

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

例子

也许他认定我年轻无知,才毫无顾虑地在我面前大放厥词。(郭良蕙《焦点》十)

大声疾呼

解释

疾:快。大声呼喊,引起人们注意。

出处

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例子

我们可以大声疾呼,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大书特书

解释

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出处

唐·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例子

倘令为林文忠作传,则烧鸦片一事,固当大书特书。(清·吴汝纶《答严几道》)

怠惰因循

解释

怠惰:懈怠、懒惰。因循:拖延。形容懒散拖沓。

出处

唐·韩愈《答殷侍御书》:“愿尽其学,职事羁缠,未得继清,怠惰因循,不能自疆(强)。”

德重恩弘

解释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出处

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低首下心

解释

首:头;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顺从。

出处

唐·韩愈《鳄鱼文》:“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

例子

就照在青云山口似悬河的那派谈锋,也不愁姑娘不低首下心的诚服首肯。(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

颠倒是非

解释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出处

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例子

我们希望这种颠倒是非的时代快些过去。(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雕肝琢肾

解释

比喻写作的刻意锤炼。

出处

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劝君韬养待征招,不用雕琢愁肝肾。”

例子

朝吟摇头暮蹙眉,雕肝琢肾闻退之。(宋·欧阳修《答圣俞莫饮酒》诗)

钓游之地

解释

童年生活的地方,一般指故乡。

出处

唐·韩愈《送杨少尹序》:“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

例子

儿时的钓游之地,当然很使人怀念的。(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

动辄得咎

解释

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例子

小厮因动辄得咎,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笃近举远

解释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出处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蠹居棋处

解释

比喻坏人深入社会,散布各处。

出处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孽臣奸隶,居棋处。”

例子

各种牛鬼蛇神蠹居棋处,让人防不胜防

堆金叠玉

解释

形容财富极多。

出处

唐·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

例子

那种堆金叠玉的打扮让人窒息

大放厥辞

解释

指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

出处

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辞。”

例子

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六章:“竟敢来朝堂之上大放厥辞,穷凶极恶地攻击毁谤自己。”

大经大法

解释

根本的原则和法规。

出处

唐·韩愈《与孟尚书》:“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

例子

《经》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坤定而后地平天成;女大须嫁,男大须婚,男女别后夫义妇顺。’这是大圣大贤的大经大法。★《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

倒廪倾囷

解释

倾倒出粮仓中全部储藏。比喻罄其所有、尽其所知。

出处

唐·韩愈《答窦秀才书》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地负海涵

解释

指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

出处

语出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例子

先生之学,可谓地负海涵,渊渟岳峙矣。★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朱笥河先生》

涤瑕荡垢

解释

指清除旧的恶习。同“涤瑕荡秽”。

出处

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朝清班。”

例子

看涤瑕荡垢土重光,全无敌。★陈毅《满江红·黄金海岸》词

堆金迭玉

解释

形容财富极多。

出处

唐·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迭玉光青荧。”

才高气清

解释

指才能高超而气质清峻。

出处

唐·韩愈《与孟东野书》足下才高气清,行古道,处今世,无田而衣食,事亲左右无违,足下用心勤矣。”

陈言务去

解释

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

出处

唐·韩愈《与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例子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陈言务去,杜诗与韩文同。”

草薙禽狝

解释

薙:除草;狝:杀。如同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出处

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例子

岂可不察臧否,不择是非,欲草薙而禽狝之,能无乱乎?(《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复三年》)

层出不穷

解释

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出处

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神施鬼设,间见层出。”《唐书·艺文志》:“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能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兴衰。”

例子

爱国精神之表现于中外文学里已经是层出不穷的,数不胜数了。(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怵目惊心

解释

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出处

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

例子

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心的苦衷了。(闻一多《龙凤》)

触目惊心

解释

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出处

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

例子

又因他姓赤,惟恐厕内倘有赤痢血痔之类,也好教他触目惊心,时常打扫:因此把他派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插翅难飞

解释

插上翅膀也难飞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出处

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安有巢中鷇,插翅飞天陲。”

例子

则不与他城子,便相如插翅也飞不出函谷关去。(元·高文秀《保成公径赴渑池会》第一折)

插翅难逃

解释

插上翅膀也难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出处

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安有巢中鷇,插翅飞天陲。”

例子

重耳虽插翅难逃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六回)

常鳞凡介

解释

一般的鱼类、贝类。比喻平凡的人。

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俦也。”

成一家言

解释

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

出处

《新唐书·韩愈传》:“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例子

《元史·苏天爵传》:“其为文,长于序事,平易温厚,成一家言,而诗尤得古法。”

传道受业

解释

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出处

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垂头丧气

解释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处

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例子

李德才一口回绝说情的事,运涛垂头丧气走出来。(梁斌《红旗谱》十三)

踔厉风发

解释

踔厉:精神振奋,言论纵横;风发:象刮风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

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中踔厉风发,常率屈其座人。”

例子

逐渐的做一点,总不肯休,不至于比“踔厉风发”无效的。(鲁迅《两地书·一二》)

刺刺不休

解释

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出处

唐·韩愈《送殷员外序》:“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例子

你只听他昨日那一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话,也不怕人厌,刺刺不休,就知他素日行为之谬。(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寸进尺退

解释

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出处

《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例子

唐·韩愈《上李侍御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迟疑不断

解释

犹言迟疑不决。

出处

唐·韩愈《沦淮西事宜状》迟疑不断,未有能成其事者也。”

材雄德茂

解释

指才德杰出。

出处

唐·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插架万轴

解释

插架:将藏书安放在书架上。轴:古代书卷中的杆,借指书籍。形容藏书丰富。

出处

语出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例子

插架万轴兮星宿悬,口吟目披兮游圣贤。★宋·秦观《掩关铭》

超今冠古

解释

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出处

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虫鱼之学

解释

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出处

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出奴入主

解释

指挟门户成见。

出处

唐·韩愈《原道》:“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於杨,则入於墨,不入於老,则入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例子

乐府至有明而丛杂,出奴入主,三百年来,迄无定论。★清·冯班《钝吟杂录》

出群拔萃

解释

拔,超出;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指卓越出众,非同一般。

出处

唐·韩愈《与崔群书》:“诚知足下出群拔萃,无谓仆何从而得之也。”

例子

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八》

啜英咀华

解释

啜”念chuò。比喻品赏、体味诗文的精华。

出处

语出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

白白朱朱

解释

白的白,红的红。形容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花木。

出处

唐·韩愈《感春三首》诗:“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例子

风风雨雨又春穷,白白朱朱已眼空。★宋·杨万里《又和风雨二首》

白发苍苍

解释

苍苍灰白色。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

出处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变化不测

解释

变化无常,无法捉摸。

出处

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区深巨谷,龙虎变化不测。”

例子

律诗对偶,固须铢两悉称,然必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见变化不测。★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

变幻莫测

解释

变幻: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出处

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杰魁人也。”

例子

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乙之妙,变幻莫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

剥肤椎髓

解释

剥:剥去;肤:皮肤;椎:捶击。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

出处

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余,剥肤椎髓,公私扫地赤立。”

例子

世方以阿意顺旨为贤,剥肤椎髓为能。★明·焦竑《玉堂丛语·政事》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各自为政-《左传》中的成语故事形容意外的成语

标签:

热门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移易  不能动摇、改变。
  • 不自由,毋宁死  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 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