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一些成语里面含有马字的吗?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含有马字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
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这位少年书法家在众目睽睽之下,挥洒自如,犹如天马行空。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洁城洗志期暮年,乌白马角宁足言。(南朝宋·鲍照《代白紵舞歌》诗)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我张飞虎又不能~!也没有三头六臂!那些事我指派给组长了,你们不会问人家。(康濯《工人张飞虎》)
比喻不能实现之事。同乌白马角”。
形容险阻。同悬车束马”。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涪水》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径江油、广汉者也。”
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孟子·尽心上》:“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禺,莫之敢攖;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还仗天祖之灵,才幸而作了个“失马塞公”,如今要再去学那“下马冯妇”,也就似乎大可不必了!★《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语出《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书弗服。”《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岂直休牛归马,但美于偃兵,保大定功,空歌于成德者哉!★宋·卢多逊《新修周武王庙碑》
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同鲜车怒马”。
宋·李昿《太平广记》卷第三一○引唐·载孚《广异记·汝阴人》汝阴男子姓许,少孤,为人白皙,有姿调,好鲜衣良马,游骋无度。”
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指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无
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神兵到来谁敢阻,饮马长江浒。”
倚马靠着战马。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桓温]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袁宏]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根据毛色判断马的优劣。比喻从表面上看问题,其所得认识往往与实际不符。
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此其所以多不称举。”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翻悔之理!(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
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
《西湖志余》卷二十五:“杭州人言举止仓皇者曰獐麇马鹿,盖四物善骇,见人则跳跃自窜。”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阵马风樯见豪举,雪车冰柱得真传。(元·金好问《送刘子东游》诗)
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先以陈公走马赴任,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
你看他那种走马上任的神气,你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位全然不懂教育的外行乃至老腐败。(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学习上要有驽马十驾的精神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老师提出的问题他由于精神分散而没听清楚,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
一马当先。指冲锋在前。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刀横宇宙三军丧,匹马当先战百合。”
呼延灼挺着双鞭,匹马当先,众贼军大呼振天,奋勇冲杀。★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三回
一匹战马,一只车轮。微不足道的一点兵马装备。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杀得血污溪流,尸横山径,匹马只轮,一些不曾走漏。(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五回)
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南史·陈庆之传》:“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各方面竟如千军万马地围困拢来,实在说,我是有被这班箭手底乱箭所射死的可能性的。(柔石《二月》二四)
衣轻裘,乘肥马,醉心歌舞,迷恋女色。谓贪图享受,生活糜烂。
明·归有光《宋史论赞·诸王总论》宋诸王咸以文雅自饬,工笔札,喜《诗》《书》,不专溺于裘马声色之间,盖其风流自上被之也。”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庄周《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郭象注:“唐肆,非停马处也。”
(达吐,)西域术语,或神秘之名,即查泰西字书,不啻求马于唐肆。★苏曼殊《与刘半农书》
愿象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汉书·孔光传》:“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李某不才,食禄多矣,无功报德,愿施犬马之劳。(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三回)
对尊上卑称自己的年龄。
三国·魏·曹植《黄初六年令》:“将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马之年,此难能也。”
老媳妇犬马之年七十有五。★《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喻指失意之官吏。
唐·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
看逸韵,自名流,青衫司马且江州。★宋·辛弃疾《鹧鸪天·郑厚卿席上谢余伯山》词
形容局势动荡不安。
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现在又是这么的人荒马乱,交通不方便。”
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沪渎唱和诗序》:“此番不期而遇于戎马倥偬之中,真喜出望外矣。”
然而于戎马倥偬,大势已烈,只手难撑,不得不以一死报国家。(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使不着人强马壮,端的是鬼使神差。”
世言匈奴倚仗人强马壮,不时侵犯中原。(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汉李广世号飞将军》)
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后汉书·范武传》记载:山阳人范式跟汝南人张劭友好,劭去世后将埋葬,式“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5回:“只见一队素车白马的人前来,叔宝定睛一看,见是魏玄成。”
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则道是孤鸿伴影,几时吃四马攒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3回:“脑栽葱跌得四马攒蹄,仰在那茅坑里面,自己又挣扎不起来。”
比喻弃官归隐。
《后汉书·周燮传》:“[冯良]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宋·苏轼《捕蝗》诗之二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我岂学做重婚王允愚?岂湿着司马青衫泪?(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十九出)
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同束马悬车”。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岂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者耶?★清·梁启超《新民论·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孙犁《谈爱书》:“不用说声色犬马,就是打扑克、下象棋,我也不会。”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语出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厌襟裾马牛,笑衣冠沐猴。★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曲
以尻为车而神游。指随心所欲遨游自然。
元·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三》:“尻轮神马,偏从尘外遨游。”
恍挟我之尻轮神马而翱翔乎万里之外。★清·王鸣盛《序》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作好战斗准备。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绕你从朝。”
老师提出的问题他由于精神分散而没听清楚,回答得驴唇不对马嘴。
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唐·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见那些大哥哥还在龙马精神地说话,她也听不出味道,就打了两个哈欠,悄悄溜了出来。(欧阳山《三家巷》九)
不可知的年月。
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①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②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高潮时,突然煞住笔锋。亦作悬崖勒马”、勒马悬崖”。
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马不停蹄的走至天色大明,看看追兵已远,方始勒住马。(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
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那老尉迟这一去,马到成功。”
只要不轻敌,相信你们一定会马到成功。
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同马革裹尸”。
金·何宏中《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
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
唐·韩愈《送石处士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马空冀北的现象不会重现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一片青山了此身》:“民盟中央吸取教训,秣马厉兵整十日。”
犹言招兵买马。
明·汤显祖《牡丹亭·牝贼》有这等事?恭喜了!借此号令,买马招军。”
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24回:“如果圣意反对,则不过牺牲了一个马前卒。”
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夜行无烛,瞎马临池,今日大患,莫大于昧。”
指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明·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登坛口授》何谓‘马上房子’?只是眼前奉承过去,心中已不然其言。”
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他近一年半以来虽常依大帅之“马首是瞻”,然而他不是大帅部将,也不会屈居人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犹言鲁鱼亥豕。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小说月报》1981年第1期:“东宁县县委书记刘番成长得浓眉大眼,牛高马大。”
三人中那位五十来岁,牛高马大、脸色黧黑的壮年人,抬头看见方爱华的小轿车。★牧夫《相思豆》一
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恐王侄一路远来,鞍马劳顿,故令王侄回营安歇。(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二回)
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祝龙答道:“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水浒传》第四十九回
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遣,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北周·庚信《贺平邺都表》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班马文章由夙慧,庾鲍诗句实前缘。★清·刘璋《飞花艳想》第二回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汉书·辕固传》:“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凡读书当阙所疑,所谓不食马肝,未为不知味。(清·陈澧《东塾读书记·论语》)
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至黄昏乃归,车殆马烦,不胜困惫。(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
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指车马集聚拥挤。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两旁歧途曲巷中,有无数的车马辐辏,冠盖飞扬,人往人来,十分热闹。”
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明·谢谠《四喜记·乡荐荣欢》:“看连翩车马盈门,总不比旧是庭院。”
从前黄道台才过班的时候,那一天不是车马盈门,还有多少人要见不得见。(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左传·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飘风冻雨,聊窃比于先驱;车辙马迹,遂周行于天下。★《旧唐书·李密传》
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汉书·宣帝纪》:“[宣帝]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
鸣鸾佩玉青云间,斗鸡走马红尘里。★明·何景明《邯郸行》
指因福而得祸。
典出《淮南子·人间训》。见“得马生灾”。
得马折足祸,亡羊多歧悲。★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颜师古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开国承家,丹书白马。★唐·杨炯《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
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同风车雨马”。
明·陈子龙《与客任城太白酒楼歌》古来历落吾辈人,风车云马知何极?”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风马牛不相及。(郭沫若《百花齐放·杜鹃花》)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好容易海晏河清,放牛归马。”
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
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 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明·屠隆《彩毫记·钦取回朝》:“羡调和鼎鼐,便膏车秣马好归来。”
[刘三白]与某膏车秣马,后队兴兵呀。★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
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宋·张孝祥《宣州新建御书阁记》:“谓虽极天下之贵,而退朝燕息,从容娱乐者,独在于是,狗马声色技巧之奉,不皇及也。”
为君者日不闻其过,亦自以为四方平治,圣哲若古,而狗马声色之欲因以中其心志矣。★清·王韬《臆谭·求言》
指手持武器,纵马驰骋。指在沙场作战。犹言横戈跃马。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上元帅白从辉横刀跃马,望南阵冲来。樊爱能、何徽抵敌不住,弃战回马而走。”
他[孙传庭]刚刚坐定,这一大群人已经跟了进来,用各种阿谀逢迎的言词称颂他神机妙算……还称颂他如何在战场上横刀跃马,气吞河山。★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
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不费汗马之劳。★《战国策·楚策一》
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赶走害群之马的走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相关成语专题: 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各自为政-《左传》中的成语故事、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顺手牵羊的成语故事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