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小学三年级成语

小学三年级成语

简介

小学生应该多学习成语,多积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小学三年级成语,欢迎大家阅读!

残缺不全

解释

残:残破;缺:缺少;全:完整。残破、缺少,很不完全。

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十二:“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

例子

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毛泽东《论持久战》)

椎心泣血

解释

椎心:捶胸脯;泣血:哭得眼中流血。捶拍胸膛,哭泣出血。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例子

百余年辛苦经营的圆明园,毁于一旦,更是令人椎心泣血的莫大恨事。(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从善如流

解释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出处

《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例子

“八毛!”他也立刻懂得,将五分钱让去,真是“从善如流”,有正人君子的风度。(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

春蚓秋蛇

解释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出处

《晋书·王羲之传》:“行之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例子

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宋·苏轼《和孔密州五绝·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

春秋笔法

解释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例子

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春秋笔法。(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打草惊蛇

解释

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例子

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打躬作揖

解释

拱、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报拳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恳求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薛蟠连忙打躬作揖赔不是。”

例子

宝玉见他这样,还认作是昨日晌午的事,那知晚间的这件公案,还打躬作揖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待人接物

解释

物:人物,人们。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士为务。”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五:“右二事可见前辈诸老谦恭退抑,汲引后进,待人接物者如此。”

例子

他对事能从各方面看,能有充分的谅解精神,因此他的待人接物都有很合理的态度。(邹韬奋《患难余生记·流亡》)

得鱼忘筌

解释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出处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例子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0回:“世间竟有这样得鱼忘筌、人面兽心之人,实实可恶!”

地老天荒

解释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

唐·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例子

然而海枯石烂,此恨难消,地老天荒,此情不泯!(明·瞿佑《剪灯新话·绿衣人传》)

雕虫小技

解释

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出处

《北史·李浑传》:“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例子

这些玩意儿,尽是些雕虫小技,不过解闷消闲。我讲的是长枪大戟,东荡西驰的本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洞若观火

解释

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出处

《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

例子

否则怎样,他却没有说。但这是“洞若观火”的,否则,就不给。(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发薪”》)

豆蔻年华

解释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处

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例子

方方正值豆蔻年华,十分漂亮。

东施效颦

解释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例子

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

耳熟能详

解释

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出处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例子

林语堂《说纽约的饮食起居》:“春卷、馄饨、麻菇鸡片西人已经耳熟能详。”

耳提面命

解释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处

《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例子

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清·李渔《曲话·结构》)

安富尊荣

解释

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出处

《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

例子

主仆上下都是安富尊荣,运筹谋画的竟无一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安贫乐道

解释

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出处

《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

例子

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

按图索骥

解释

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出处

《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例子

每见一班按图索骥者,多失于骊黄牝牡。(明·赵汸《葬书问对》)

傲雪欺霜

解释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出处

元·吴昌龄《张天师》:“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凌霜夺第一。”

例子

千百年来,曾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那傲雪欺霜的梅花啊!

笨鸟先飞

解释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出处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例子

女儿刻苦、自觉、用功,全靠笨鸟先飞保持了各门功课全班第一。(毕飞宇《九层电梯》)

白驹过隙

解释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例子

白驹过隙,日月穿梭,才见梅开腊底,又早天气回阳。(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

白日做梦

解释

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

明·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例子

他不努力学习,却想得到好成绩,那纯属白日做梦。

别出心裁

解释

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出处

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例子

只好别出心裁,鼓吹女人自杀。(鲁迅《坟·我之节烈观》)

有勇无谋

解释

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出处

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例子

毕丰有勇无谋,极贪酒色,不恤下人,喽罗尽皆离心。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五回)

别开生面

解释

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出处

唐·杜甫《丹青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例子

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兵不血刃

解释

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出处

《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例子

兵不血刃,就平了广西省多年的乱党。(清·张春帆《宦海》第七回)

不胫而走

解释

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出处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例子

袁伯珍慌忙把家里所有的东西,检点一番;别的一样不缺,只有金银首饰和钞票洋钱,却一概不胫而走。(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

不可开交

解释

开:打开,解开;交:相错,纠缠。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

出处

清·姬文《市声》第二十四回:“两口子正在吵得不可开交。”

例子

他这几天正忙得不可开交,以后再找他吧。

儿女情长

解释

指过分看重爱情。

出处

南朝·梁·钟嵘《诗品》中:“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例子

西楚霸王与虞姬之别竟是那样的儿女情长。

恶贯满盈

解释

贯:穿线的绳子;盈:满。罪恶之多,犹如穿线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

《尚书·泰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例子

你今日恶贯满盈,有何理说。(元·无名氏《硃砂担》第四折)

尔虞我诈

解释

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例子

资本家之间也都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相互倾轧。

恩将仇报

解释

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奴字亦望夫荣妻贵,何期你忘恩负本,就不念结发之情,恩将仇报,将奴推堕江心。”

例子

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

耳鬓厮磨

解释

鬓:鬓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 :“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例子

自此耳鬓厮磨,亲同形影。★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耳濡目染

解释

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例子

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分道扬镳

解释

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出处

《魏书·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例子

我们彼此之间感情不和,早已分道扬镳了。

飞砂走石

解释

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出处

唐·韩鄂《岁华纪丽·风》:“飞砂走石,风则从箕,月离于毕。”

例子

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如同骤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0回

放任自流

解释

听凭自然的发展,不加领导或过问。

出处

《淮南子·修务训》:“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例子

对中小学生的校外活动,要加强辅导,不能放任自流。

风卷残云

解释

大风把残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出处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自从把家私分开了,好似那汤泼瑞雪,风卷残云,都使的光光荡荡了。”

例子

叫一声“请!”一齐举箸,却如风卷残云一般,早去了一半。(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

傅粉施朱

解释

傅:搽;朱:红,指胭脂。搽粉抹胭脂。泛指修饰打扮。

出处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

例子

描眉画眼,傅粉施朱。(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故步自封

解释

故:旧;故步:旧时行步之法,引伸为旧法;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出处

《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例子

你心胸开阔,气度那么从容!你不随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故弄玄虚

解释

故:故意;弄:玩弄;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

出处

韩非《韩非子 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例子

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不要故弄玄虚。

冠冕堂皇

解释

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有一些老一辈人见他话说得冠冕堂皇,都说,某人虽有嗜好,尚还有自爱之心。”

例子

少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固若金汤

解释

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出处

《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例子

大沽口的炮台,如能得他允许保护,固若金汤。(高阳《胭脂井》)

鳏寡孤独

解释

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例子

(1)在任何一个社会,鳏寡孤独的人应该得到社会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2)古人说的“大同世界”就包括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意思。

故步自封

解释

故:旧;故步:旧时行步之法,引伸为旧法;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出处

《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例子

你心胸开阔,气度那么从容!你不随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动物的成语及解释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

标签:

热门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虹贯日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 不吝赐教  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 不破不立  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利害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