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描写夏景的成语

描写夏景的成语

简介

夏天的景色应该如何形容,有哪些成语是用来形容夏天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夏景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

皎阳似火

解释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燋金烁石

解释

使金石销熔,形容天很酷热。

出处

北齐·刘昼《新论·大质》:“大热煊赫,燋金烁石。”

炎天暑月

解释

指炎热的夏天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这八句诗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藉避暑,尚兀自嫌热。”

赫赫炎炎

解释

形容势焰炽盛。

出处

《诗经·大雅·云汉》:“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汉书·叙传下》:“胜、广熛起,梁、籍扇烈,赫赫炎炎,遂焚咸阳。”

例子

乍认是花终不是,跋扈飞扬,赫赫炎炎地。★赵朴初《蝶恋花·杨花》词

寸草不生

解释

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那山阳县有用毒药谋死公公犯妇窦娥,他问斩之时,曾发愿道:‘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这件事来?”

例子

在浩荡的死海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

皎阳似火

解释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旱魃为虐

解释

旱魃:古代传说中能赞成旱灾的怪物;虐:灾害。指旱灾。

出处

《诗·大雅·云汉》:“旱魁为虐,如惔如焚。”

例子

而地震之后,雾气白浊,日月不光,旱魃为虐,大贼从横,流血丹野,庶品不安,谴诫累至,殆以奸臣权重之所致也。(《后汉书·皇甫规传》

祁寒酷暑

解释

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出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祁寒酷暑不稍间。”

烁石流金

解释

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焦金流石

解释

将金属、石头烧焦、熔化。形容天气极度干旱、炎热。

出处

南朝·刘孝标《辩命论》放勋之世,浩浩襄陵;天乙之时,焦金流石。”

暑往寒来

解释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中书令临汝灵侯墓志铭》:“草茂故辙,松插新枚。月明泉暗,暑往寒来。”

例子

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明·汤显祖《南柯记·系帅》

绿树成荫

解释

绿树成荫yīn 也作绿树成阴yīn;形容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热气腾腾

解释

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出处

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十一回:“只见小和用一个小托盘托了几碗盖碗茶,热气腾腾的端过来。”

例子

中国是处在大革命中,全中国热气腾腾。★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赤地千里

解释

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出处

《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例子

说者谓当兵燹之余,污菜遍野,版籍荡然,人民死亡,赤地千里。(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三)

挥汗如雨

解释

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例子

大忙季节,农民们虽然挥汗如雨,却也不肯停止劳动。

浮瓜沉李

解释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

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例子

这样时候,多少王孙公子雪藕调冰、浮瓜沉李也不为过。(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火伞高张

解释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处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望梅止渴

解释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例子

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赫赫炎炎

解释

形容势焰炽盛。

出处

《诗经·大雅·云汉》:“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汉书·叙传下》:“胜、广熛起,梁、籍扇烈,赫赫炎炎,遂焚咸阳。”

例子

乍认是花终不是,跋扈飞扬,赫赫炎炎地。★赵朴初《蝶恋花·杨花》词

夏炉冬扇

解释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出处

汉·王充《论衡·逢遇》:“今则不然,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

流汗浃背

解释

①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②形容惭愧不安之极。

盛暑祁寒

解释

祁:大。炎热的夏天,严寒的冬季。形容气候条件恶劣的时节

出处

《旧五代史·晋书·崔悦传》:“指命仆役,亦用礼节,盛暑祁寒,不便冒犯。”

例子

《清史稿·圣祖本纪》:“军兴以来,将士披坚执锐,盛暑祁寒,备极劳苦。”

火伞高张

解释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处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火伞高张

解释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处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冬日夏云

解释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

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夏雨雨人

解释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出处

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汗如雨下

解释

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十七:“三冬汗如雨。”

例子

不防一块石头绊了一跤,犹如梦醒一般,浑身汗如雨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回

暑来寒往

解释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

南朝·梁·陆倕《石阙铭》:“暑来寒往,地久天长,神哉华观,永配无疆。”

例子

乍见灵妃含笑往,复闻游女怨歌来。暑来寒往运洄洑,潭生水落移陵谷。★唐·张说《同赵侍御乾湖作》诗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各自为政-《左传》中的成语故事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

标签:

热门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石砸脚  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俾昼作夜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揣冒昧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 不得人心  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解之缘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