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写江南美景的成语

写江南美景的成语

简介

美丽的江南景色怡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江南美景的成语,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清风明月

解释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

《南史·谢惠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

例子

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宋·欧阳修《会老堂致语》)

突兀森郁

解释

山峰高高耸起的样子;树木多而茂盛。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突兀:高耸,高低起伏的样子。森郁:葱郁的森林。

例子

看那山势时而层峦叠嶂,时而突兀森郁,景观煞是迷人。

柳烟花雾

解释

形容春色迷濛的景象。

出处

元·张可久《落梅风·春晚》曲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

满园春色

解释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

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例子

林语堂《记春园琐事》:“我未到浙西以前,尚是乍寒乍暖时候,及天目回来,已是满园春色了。”

纷红骇绿

解释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出处

唐·柳宗元《袁空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给红骇绿,蓊郁香气。”

例子

纷红骇绿,掩苒何穷,劈柳鸣条,萧骚无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

临风对月

解释

面对清风明月。形容所处的景色非常容易引发人的思绪。

诗情画意

解释

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出处

宋·周密《清平乐·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例子

清 毛祥麟《墨余录》:“诗情画意,尚可言传,惟此一片深情,当于言外领味。”

红妆素裹

解释

红妆: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雪》:“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例子

早晨雪停了,好一派红妆素裹的绚丽景象

良宵美景

解释

美好的夜晚和景色。亦作良宵好景”。

歌莺舞燕

解释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出处

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例子

明眸皓齿,歌莺舞燕,各逞温柔,人俊惜风流。(元·曾瑞《青杏子·骋怀》)

千岩竞秀

解释

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例子

万壑争流,千岩竞秀。鸟啼人不见,花落树尤香。(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

山清水秀

解释

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例子

我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莺歌燕舞

解释

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处

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例子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

名胜古迹

解释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

例子

中国的名胜古迹值得我们去参观。

美轮美奂

解释

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出处

《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例子

茅盾《新疆风土杂忆》:“亦盛赞其房屋之美轮美奂,其子之多才多艺。”

郁郁葱葱

解释

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出处

汉·王充《论衡·吉验》:“城郭郁郁葱葱。”《后汉书·光武纪》:“望气者至南阳,曰:‘气佳哉,郁郁葱葱!”

例子

远处是几个农村,丛树和屋舍密集重叠,大有郁郁葱葱的气象。(叶圣陶《游泳》)

春光明媚

解释

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出处

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例子

行够多少山原,历尽无穷水道,不觉的秋去冬残,又值春光明媚。(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二回)

鸟语花香

解释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例子

春天一到,公园里鸟语花香,充满了生机。

引人入胜

解释

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例子

扇画小幅,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引人入胜。(秦牧《虾趣》)

花红柳绿

解释

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出处

五代·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例子

史见那郊园野旷,景物芳菲,花红柳绿,仕女游人不断头的走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九回)

橙黄桔绿

解释

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出处

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例子

到了橙黄桔绿的时候,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苍翠欲滴

解释

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出处

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例子

在这块地面上,苍翠欲滴的树木……一株株一丛丛地生长着。(秦牧《沙面晨眺》)

朝飞暮卷

解释

朝:早晨;暮:傍晚。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例子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灯火辉煌

解释

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例子

尤氏等送至大厅前,见灯火辉煌,众小厮都在丹墀侍立。(清·曹雪琴《红楼梦》第七回)

莺啼燕语

解释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出处

唐·皇甫冉《春思》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例子

丰子恺《过年》:“此时谭三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声音好比莺啼燕语。”

湖光山色

解释

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处

宋·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寇。”

例子

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

蜿蜒无尽

解释

弯弯曲曲,没有尽头.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例子

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

红瘦绿肥

解释

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出处

宋·吴礼文《桃源忆故人暮春》词:“画桥流水飞花舞,柳外斜风细雨。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

花枝招飐

解释

飐:风吹物使之颤动;招飐:迎风摆动。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或景色优美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那女子的尖尖跷跷风头一对,露在湘裙之下,莲步轻移,如花枝招飐一般。”

春色撩人

解释

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出处

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例子

在这春色撩人的季节里,孩子们十分欢快

模山范水

解释

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张灯结彩

解释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例子

国庆节期间,广场上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觅柳寻花

解释

觅:寻找。欣赏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那儿子却是风流博浪的人,专要结识朋友,觅柳寻花。”

例子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6回:“却不耐烦这些收租放债的事情,惟好炼丹采伐,觅柳寻花。”

波澜壮阔

解释

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处

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例子

太平天国革命极其波澜壮阔,错综复杂。

万紫千红

解释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处

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例子

整个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大好局面。

李白桃红

解释

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良宵好景

解释

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

出处

明·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我与你捧瑶殇酒满倾,今日个堪赏玩在公厅,休辜负良宵好景。”

青山绿水

解释

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例子

历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柳暗花遮

解释

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

出处

元·吴昌龄《端正好·美妓》套曲漏永更长烛影香,柳暗花遮曙色分。”

奇光异彩

解释

奇妙的光亮和色彩。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一回:“向里一望,只见是个窈窕洞房,满室奇光异彩,也不辨是金是玉,是花是绣,但觉眼光缭乱而已。”

例子

华山《大戈壁之夜》:“只是一到荧光灯下,每一块石头都放出多么美妙的奇光异彩啊!”

目酣神醉

解释

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风景不殊

解释

殊:不同。用以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晋书·王导传》:“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例子

叶叶《九秋》:“风景不殊休举目,夕阳衰草事堪哀。”

湖光山色

解释

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处

宋·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寇。”

例子

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

名山胜川

解释

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

出处

《晋书·孙统传》:“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

例子

祖国的名山胜川数不胜数

暗香疏影

解释

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出处

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例子

两个站在小桥上,疏影暗香,自甘清冷,屋后山冈积雪如银,背着手玩赏。(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四回)

流水桃花

解释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出处

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例子

流水桃花,不出人间。(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盘江考》)

别有天地

解释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出处

唐·李白诗《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例子

出了山洞口,只见小桥流水,竹篱茅舍,真是别有天地。

红情绿意

解释

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出处

宋·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风光旖旎

解释

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出处

秦牧《花市》:“人们怎能不热爱这个风光旖旎的南国花市,怎能不从这个盛大的花市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呢!”

例子

南国的春天风光旖旎,使人陶醉。

秀色可餐

解释

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出处

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例子

(1)这位姑娘非常漂亮,真可说是秀色可餐了。(2)向西望去,远远地有座高冈,冈上林木蓊郁,秀色可餐。

红装素裹

解释

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茂林修竹

解释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例子

刚过了小桥曲水,又见些茂林修竹。(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二回)

大块文章

解释

大块:大地。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以称赞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

出处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例子

眉山苍苍,大块文章,兽纽头,篆鸟迹,中空无物,何止容卿辈数十。(清·黄景仁《砚铭》)

春暖花开

解释

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例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正是努力学习的大好时机,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阿毗地狱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眼相看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