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描写忠心的成语

描写忠心的成语

简介

关于描写忠心的成语大家知道多少,你能够写出几个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忠心的成语,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狗马之心

解释

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汲黯传》:“臣常有狗马之心。”

精贯白日

解释

形容极端忠诚。

出处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

例子

《新唐书·文艺传下·李翰》:“慢叱凶徒,精贯白日,虽古忠烈无以加焉。”

竭智尽忠

解释

用尽智力,竭尽忠诚。

出处

战国楚·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

例子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7回:“但为本人免祸起见,也不便再和从前一样的竭智尽忠,言无不尽。”

忠肝义胆

解释

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例子

郁达夫《扬州旧梦寄语堂》:“更觉得史公的忠肝义胆,活跃在纸上了。”

沥胆披肝

解释

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

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例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不怕自己沥胆披肝,不肯受他人一分好处,只图一时快心满志。”

沥胆堕肝

解释

比喻竭尽忠诚。

出处

唐·李颀《行路难》诗:“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堕肝惟恐后。”

宅心仁厚

解释

宅心:居心。指人忠心而厚道。

出处

宋·陆游《上赵参政启》:“此蓄伏遇某官造德精微,宅心忠厚。念锦里十年之卜筑,已是蜀人;怜萍踪万里之来归,特捐汉节。”

例子

他有一个~的儿子

忠心耿耿

解释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七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损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例子

卢永祥见一个忠心耿耿的陈乐山忽然变了样子,还不晓是何缘故,十分诧异。(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八回)

至诚高节

解释

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出处

《魏书·儒林传·徐遵明传》至诚高节,堙没无闻,朝野人士,相与嗟悼。”

不食周粟

解释

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例子

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粟”,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回天再造

解释

回:挽回,扭转。扭转乾坤,再造国家。形容忠心保国,功高盖世

出处

《旧唐书·昭宗纪》:“甲戍制赐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名。”

忠驱义感

解释

指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出处

唐·吕温《题阳人城》诗:“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

例子

忠驱义感国恩赊,板荡无将赤手遮。星散诸侯屯渤海。飙回子弟走长沙。★清·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十八

竭诚尽节

解释

竭尽。诚忠诚。节节操。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忠诚与节操。

忠不违君

解释

违:违背。忠直的人不会违背他的君主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臧洪传》:“义不背亲,忠不违君。”

一介之士

解释

一个微末的士人。指忠心正直的人。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例子

自湖南军兴,一介之士,长官倒屣。★清·王闿运《长沙攸县庆都龙君行状》

隳肝沥胆

解释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出处

唐·元稹《上裴度相公书》:“宰物者虽朝许之以纶诰,暮许之以专席,厚则厚矣,遽责有隳肝沥胆同厮养之用力,亦难哉!”

赤心奉国

解释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出处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莫不赤心奉国,忠孝全身。”

例子

我赤心奉国,何罪之有

赤诚相待

解释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例子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这一会儿,倒真是毫不见外地赤诚相待。”

纳忠效信

解释

纳;献纳;效:献出。献出忠心和诤言

出处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

丹心赤忱

解释

丹心:赤心;赤忱:真诚的心意。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

邹韬奋《抗战以来·广大读者爱护支持的文化堡垒》:“劳瘁心力,忍饥耐寒,对于国内外读者竭诚服务的一片丹心赤忱凝结而成的!”

指日誓心

解释

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

出处

唐·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惟嗢没斯精诚上达,天诱其衷。拔自狼居之山,愿拜龙颜之主,封章沥恳,指日誓心,不夺之诚,介如石矣。”

尽忠报国

解释

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出处

《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例子

青少年不仅要有尽忠报国的志向,还要努力学习,具备尽忠报国的本领。

忠心赤胆

解释

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

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例子

施蛰存《阿秀》:“这种男人家都是犯贱的,真不配拿忠心赤胆来待他们。”

忠贞不渝

解释

贞:意志或操守坚定不移;渝:改变,违背。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出处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例子

周恩来同志对党对人民忠贞不渝,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剖心坼肝

解释

比喻忠诚不二。

出处

《史记·鲁仲连邹阳传》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尽忠拂过

解释

拂:通“弼”,纠正,辅佐。竭尽忠心帮助上级改正错误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异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

赤心报国

解释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出处

《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例子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83回:“难得你赤心报国,与朕躬出力,忠正可嘉。”

效死勿去

解释

指竭尽忠诚。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例子

设在围城中,内无粮刍,外无救援,当如何?先生应声曰:“效死勿去”。★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

忠驱义感

解释

指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出处

唐·吕温《题阳人城》诗:“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

例子

忠驱义感国恩赊,板荡无将赤手遮。星散诸侯屯渤海。飙回子弟走长沙。★清·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十八

忠心贯日

解释

贯贯通。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同忠贯白日”。

出处

《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卿忠心贯日,孤不罪也。”

碧血丹心

解释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出处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例子

(1)某地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辞是:碧血丹心,光照千秋。(2)岳飞碧血丹心,抗金报国,却被权臣秦桧害死。

感遇忘身

解释

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出处

《晋书·庚亮传》:“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感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

矢忠不二

解释

立誓忠心到底决不改变。

出处

清·吴应逵《书钟锡明》:“妾今日归,为君守贞,矢死不二,君果有灵,当饮此。”

例子

他们的友谊矢忠不二。

退思补过

解释

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失,错误。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例子

故必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庶几无愧于夙夜在公之义。(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五)

小忠小信

解释

小表忠心,小讲信用。多指借此所采取的手段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4回:“在献公前,小忠小信,贡媚取怜。”

例子

《清史稿·世祖纪》:“小忠小信,固结主心,大憝大奸,潜持国柄。”

披肝沥胆

解释

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

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例子

我每遇着我所敬爱而知心的人,就喜欢披肝沥胆地畅谈。(邹韬奋《经历·初出茅庐》)

逆耳利行

解释

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葵藿倾阳

解释

葵:葵花。藿:豆类植物的叶子。葵花和豆类植物的叶子倾向太阳。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出处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忠肝义胆

解释

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例子

郁达夫《扬州旧梦寄语堂》:“更觉得史公的忠肝义胆,活跃在纸上了。”

肝心涂地

解释

犹言肝脑涂地。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出处

唐·陈子昂《谢衣表》臣万死骷骨,垂配蒙荣,载战载殒,肝心涂地。”

丹心如故

解释

丹心:忠心。仍如已往一样忠心耿耿。

心术不正

解释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宫日:‘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例子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如果有个心术不正的人,根据你的说法,把一切责任都压到老阎头上,你不觉得亏心吗?”

竭忠尽智

解释

毫无保留地献出一片忠诚和所有才智。

出处

《屈原列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隳肝尝胆

解释

犹言隳肝沥胆。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一心一意

解释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例子

所以彭官保便一心一意的料理防守事宜,庄制军便一心一意料理军需器械。(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

宅心忠厚

解释

宅心居心。忠心而纯厚。亦作宅心仁厚”。

尽诚竭节

解释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三年化碧

解释

指忠心不泯。

出处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例子

黄忏华《亡友周仲穆哀辞》:“三年化碧心难灭,九转成丹目已穿。”

肝脑涂地

解释

涂地:涂抹在地上。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出处

《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

例子

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指天誓日

解释

誓:发誓。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

例子

他指天誓日地表示愿意与之同生死共祸福。

犬马之心

解释

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

例子

宋·刘攽《知襄州谢上表》:“犬马之心以劳力,故能有养桑榆之景。”

赤胆忠心

解释

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

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例子

又有公子一个嬷嬷爹,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一生耿直,赤胆忠心。(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效死输忠

解释

指竭尽忠诚。

出处

《旧五代史·晋书·皇甫遇王清等传伦》若乃世道方泰,则席宠恃禄者实繁;世运既屯,则效死输忠无几。”

忠贯白日

解释

贯贯通。忠诚之心可以贯通白日。形容忠诚无比。亦作忠心贯日”。

出处

《宣和书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

言不及私

解释

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出处

王湛言不及私。 唐·房玄龄《晋书·王湛传》

例子

他始终保持言不及私、一心为公的优良作风

丹心碧血

解释

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出处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例子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这一个丹心碧血扶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纣王。”

讳树数马

解释

表示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出处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

例子

《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默不应,更答以它语,其不泄如是。”

肝胆涂地

解释

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同“肝脑涂地”。

出处

汉·刘向《说苑·善说》:“使食肉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之藿食者宁得无肝胆涂地于中原之野?”

例子

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韩诗外传》卷七

志虑忠纯

解释

志虑:意志和心思。指忠心耿耿,坚贞不二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廉洁奉公

解释

廉直不贪,忠诚履行公职。

出处

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例子

国家公务员,应有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

一介之士

解释

一个微末的士人。指忠心正直的人。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例子

自湖南军兴,一介之士,长官倒屣。★清·王闿运《长沙攸县庆都龙君行状》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形容意外的成语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营下寨  安、下: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不可言喻  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 不能赞一辞  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