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释义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苟瑶的话语中概括出来的。它的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公元前468年,晋国的大夫苟瑶率大军讨伐郑国。郑国在春秋初年是个强国,后来日渐衰弱,成为一个弱小的诸侯国。郑国君王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是:不孝的事有三件,以不娶妻而无子嗣最重大。常用来劝告已过适婚年龄而还未结婚的人。今多用以指未生男孩,断了祭祀祖宗的香火。
【拼音】:báitóurúxīn,qīnggàirúgù【解释】:倾盖:停下车子,指初次相逢。指相识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有的刚认识,却象老友一样。比喻感情的厚薄是不以时间长短来衡量的.。【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史记&middo...
问一得三成语故事1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与弟子们一起跟着孔子学习。有的弟子偷偷地议论开了:“先生一定对自己的儿子格外关心,多教他不少学问,对我们恐怕是留一手的。”一天,有个名叫陈子禽的学生问孔鲤:“你在老师那儿一定比我们多学一些东西吧?”孔鲤老实地回答:“没有什么呀!就是有一回他一个人站在庭院中,问我学过《诗经》没有,他说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学《诗经》。还有一次,他问我学过礼没有...
太公钓鱼的意思是: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别人设下的圈套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骄奢淫逸,烂杀百姓。纣王手下有个叫姜尚,又名姜子牙的大臣,他见纣王如此胡作非为,便弃官而走,隐居在渭水之滨。渭河一带是诸候姬昌的管辖范围。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怀大志,求贤如渴,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渭水边“钓鱼”。一般人用弯钩钓鱼,弯钩上挂着鱼饵,然后把鱼...
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及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天下。但是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连钱也用完了。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暗笑他活该!苏秦看到家人这样对待他,十分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意见人,对自己作...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三》。公孙戍受人指使,去劝说孟尝君不要接受楚王赠送的象牙床。孟尝君诧异地问道:“为什么?”公孙戍说:“好几个国家都让您执掌相印,是因您振兴了齐国和清廉的作风。现在您接受楚国的宝物象牙床,那么您还没去的那些国家,怎么接待您呢?我恳请您别接受。”“好罢。”孟尝君被他说动了。公孙戍见事已成,快步离开。走...
【释义】意思是以骄傲的气势和派头压人。比喻傲慢骄纵,气势逼人。【近义词】咄咄逼人目中无人【反义词】和颜悦色虚怀若谷这个成语,出自宋•朱熹《朱熹全书.学五.教人》。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要长安君作人质,掌管朝政的赵太后不同意。大臣劝谏,赵太后反而恼羞成怒。这时,左师触詟,请求面见赵太后。赵太后一听,知道又是为了此事而来,就“盛气而胥之”(怒气冲...
【原文】山门疏(1):关着门,尽是自家屋里,何须冷言冷语,暗地敲人(2)?《虚堂和尚语录.卷二.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语录》【注释】(1)疏:记录。疏,音同“束”。(2)敲人:损人。【故事】《虚堂和尚语录.卷二.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语录》中,禅师提到把寺院的大门一关,寺里头住的都是自家人,大家何必冷言冷语,暗地里损人呢?这句成语有时会转成“冷言酸语”、&l...
将军王陵恭敬地回答说:“您看起来对人好像不够尊重,但实际上对功臣猛将都有奖赏,能和大家分享胜利果实。项羽表面上重视人才,内心却妒嫉有才能的'人,对有功的人不仅舍不得奖赏,而且还怀疑他们,甚至要杀害他们。这样,部下就很难和他一条心了。所以他必然失败。”刘邦笑笑说:“你仅仅是知道了一个方面,还不知道整个情况啊!说实在的,坐在军营的帷幕之中,制定那在千里之外取得胜利的...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典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战国时,范睢当上了秦国宰相。他本是魏国人。那时魏国“中大夫”须贾怀疑他与秦国私通,宰相魏齐叫人把他痛打了一顿后扔到厕所里。范睢没有死,他带着伤痛逃到了秦国。秦昭王很赏识他的.才干,封他为宰相。不久,秦国发兵攻打魏国。魏国立即派中大夫须贾去秦国求和。范睢悄悄换上破衣服,到客馆去见须贾。须贾见到范睢大吃一惊:“你还活着啊!”他上下打量范睢道:&ldquo...
曹操有个小儿子叫曹冲,从小聪明过人。曹操特别宠爱他,想立他为继承人。有一年,南方献给曹操一只极美丽的山鸡,可是它在殿堂上不肯鸣舞。众人束手无策,认为请曹冲来也许有办法。为什么这五六岁的孩子受人器重呢?前不久,孙权送来一头大象,北方人从未见过,很想知道它的`重量,就是没法称。曹冲在边上如此这般说了一通,曹操觉得很有道理,就吩咐按曹冲的办法去称。曹冲命人把大象牵到空船上,看船吃水有多深,在船舷两边刻上...
【拼音】:qǔgāohèguǎ【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举例造句】: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曲高和寡呢!★清·刘鹗《老残游记&m...
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祖先早先住在山洞里和水旁边,衣着非常简陋,生活十分艰苦。后来出了圣人,他们带领人们建造宫室;这样人们才从山洞里走出来,住进了可以躲避风雨寒暑的房子。圣人又教人们制造农具和兵器,用来耕作和捕杀猛兽,使人们的`生活比过去有了保障。后来,圣人又制礼作乐,订出各种各样的规矩,使人们有了礼节和约束。由此可见,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不是老是用一个方式生活。所以对古时候的制度,如果不再适合使用...
这个成语来源于《书.泰誓上》,商罪贯勇,天命诛之。商朝末年,商纣王暴虐无道,激起老百姓极大的愤慨,就连诸侯们也看不过,认为他不像一个治国之君。当时有一个诸侯叫姬昌,他主张实施仁政,反对纣王的暴政,纣王便把他抓了起来。后来他的儿子姬发即位,便联合诸侯起兵讨伐商纣,大军渡过黄河,向商都进发,在牧野这个地方与纣王的军队交战,打了一场大仗。由于姬发所率的是仁义之师,深得老百姓的'欢迎,百姓因而给予了很大的...
中国古典小说《水浒全传》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宋江因犯案被发配到江州,遇到早就想结识他的.戴宗。于是两人一起进城,在一家酒店里喝酒。才饮得两三杯,又遇到李逵后来,三人又到江边的琵琶亭酒馆去喝酒。吃喝间,宋江嫌送来的鱼汤不甚好,叫酒保去做几碗新鲜鱼烧的汤来醒酒。正好酒馆里没有新鲜鱼,于是李逵跳起来说:“我去渔船上讨两尾来与哥哥吃!”戴宗怕他惹事,想叫酒保去取,但李逵一定要自己去。...
【拼音】:ānpínlèdào【解释】: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举例造句】: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鲁迅《花边文学·...
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其中最为著名的酒徒是刘伶。刘伶自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酒谱>>讲述刘伶经常随身带着一个酒壶,乘着鹿车,一边走,一边饮酒,一人带着掘挖工具紧随车后,什么时候死了,就地埋之。阮咸饮酒更是不顾廉耻,他每次与宗人共饮,总是以大盆盛酒,不用酒杯,也不用勺酒具,大家围坐在酒盆四周用手捧酒喝。猪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