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在这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这地方讨债,但是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倦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满感激...
【拼音】:tónggāngòngkǔ【解释】: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举例造句】: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相敬如宾。★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拼音代码】:tggk【近义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甘...
【拼音】:zhāosānmùsì【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举例造句】: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
【拼音】:tòngxīnjíshǒu【解释】: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匿就寡人。”【举例造句】:瞿耐庵自从到任至今也有半年了。治下的'百姓因他听断糊涂,一个个痛心疾首。★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拼音代码】:txjs【近义词...
【拼音】:záobìtōuguāng【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成语故事】: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
【拼音】:yílíndàofǔ【解释】: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拼音代码】:yldf【近义词】:...
【拼音】:yībǐgōuxiāo【解释】: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出处】: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举例造句】:如有班部监司,不才官吏,一笔勾销,永不叙用。★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拼音代码】:ybgx【近义词】:一笔勾消【反义词】:债台高筑【歇后语】:秀才卖菜;阎王爷点生死簿【灯谜】:旧账还清【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帐务...
【拼音】:sāncùnzhīshé【解释】: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举例造句】:他凭着三寸之舌,使许多人听信了他的谎言。【近义词】:三寸不烂之舌【用法】:作宾语;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英文】:agliptongue【成语故事】: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
【拼音】:chényúluòyàn【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举例造句】: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清·李宝嘉《官场...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Jungwasa...
唐朝有个叫赵嘏的人,写得一手好诗,就连著名诗人杜牧也十分赞赏。当时有个叫常建的.诗人,也很欣赏赵嘏的才能。一天,常建听说赵嘏要到灵岩寺去游览,便先到了寺里,在墙上写了两句诗,希望能引出赵嘏的诗来。果然,赵嘏看到墙上的诗句后,觉得很好,便顺手续了两句,使它成为一首完整的诗。人们称常建这种办法为抛砖引玉。这个成语比喻先发表粗浅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高见。拼音:pāozhuānyǐnyù解释...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天资聪明,到十岁时已读了很多书籍。李白的父亲是个富商,家里很有钱,李白从小起便养成好玩的习惯,不能集中心思读书,往往读了一会儿后,就放下书本到外面闲逛去了,一天,李白又读的心烦起来,便走了出去。途中遇见一个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问道;老婆婆,您这是在干什么啊?老婆婆抬头瞧瞧了李白回答说;孩子,我这是在把它磨成针哪!李白极为惊奇,说;啊,要把这么粗的一根铁棒磨成...
【拼音】:qīngméizhúmǎ【解释】: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出处】: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举例造句】:那少年时期的青梅竹马,在他心灵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啊!★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ᦙ...
唐穆宗长庆年间,传说有个处士马拯,听说衡山祝融峰人住着一个伏虎长老。他带了一个童仆,上山去拜访那位长老。他登上祝融峰,见到一座佛寺里,果然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很热情,一定要留马拯吃饭,可是厨房里的油和盐正巧用完了。马拯就叫童仆下山去买油盐。老和尚陪送他走出寺门。马拯独自一人站在寺边观赏山景。这时,从山下又来了一个叫马沼的'隐士。两人互通姓名之后,马沼说他在半山腰看见一只猛虎在叫人&hell...
【拼音】:yǎněrdàolíng【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举例造句】: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
【拼音】:guātiánlǐxià【解释】: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处】:《北史·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举例造句】:但瓜田李下,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分。★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一回�【拼音代码】:gtlx【近义词】:瓜李之嫌【灯谜】:孤【用法】:作主语...
【拼音】:zìcánxínghuì【解释】: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举例造句】:她自惭形秽般只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不敢发一言。★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拼音代码】:...
【拼音】:bǎizhébùnáo【解释】: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举例造句】: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系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革命,屡仆屡起,百折不挠。★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回...
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尊的人,家住在广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娑,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淳于尊过生日的那天,亲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夜晚,亲友散尽,他一个人带着几分酒意坐在槐树下歇凉,不觉沉沉睡去。梦中,他到了大槐安国,正赶上京城会试,他报名入场,三场结束,诗文写得十分顺手。发榜时,他高中了第一名。紧接着殿试,皇帝看淳于尊生得一表...
甘蝇是古时候的一位射箭能手。他只要一拉弓射箭,将箭射向野兽,野兽就应声而倒;将箭射向天空飞翔着的飞鸟,飞鸟就会顷刻间从空中坠落下来,从不虚发。只要看到过甘蝇射箭的人,没有哪一个不称赞他是射箭能手,真是箭无虚发,百发百中。甘蝇的学生叫飞卫,他跟着甘蝇学射箭非常刻苦,几年以后,飞卫射箭的本领赶上了他的老师甘蝇,真是名师出高徒。后来,又有一个名叫纪昌的人,来拜飞卫为师,跟着飞卫学射箭。飞卫收下纪昌作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