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推荐古诗:
登观音台望城、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岁暮归南山、
齐州送祖三、
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
寒月吟(夜起数山川)、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
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
赠婢(公子王孙逐后尘)
推荐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哀思如潮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巴高望上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 拔葵去织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山黑水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不避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