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诗人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间年去来洞庭湖,据文献可靠的约有六次。说的是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刘禹锡经过洞庭湖,写下了所见的美景,作者观望洞庭湖的景色的角度刚好把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抓住了最美丽的湖光山色。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描写了景物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真实情感。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推荐古诗:
新安吏、
秋夕、
贾生、
梧桐影(明月斜)、
游子吟、
剔银灯、
清平乐(年年雪里)、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棋(莫将戏事扰真情)、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黯晦消沉 指湮没消失。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 不得善终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