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诗人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间年去来洞庭湖,据文献可靠的约有六次。说的是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刘禹锡经过洞庭湖,写下了所见的美景,作者观望洞庭湖的景色的角度刚好把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抓住了最美丽的湖光山色。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描写了景物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真实情感。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推荐古诗:
相逢行、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怨歌行、
山石、
宿建德江、
竹里馆、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枉自温柔和顺)
推荐诗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哀毁瘠立 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伶百俐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 斑驳陆离 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 奔逸绝尘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不咎既往 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