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 公元1083年(北宋元丰六年),宋神宗追封马援为忠显王。 公元1120年(宣和二年),宋徽宗封马援为忠显佑顺王。 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马援。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马援亦位列其中。
推荐古诗:
题峰顶寺、
登鹳雀楼、
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
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
七绝(天公丧母地丁忧)、
希望(我从山中来)、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虞姬墓(帐下佳人拭泪痕)、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推荐诗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之柄 柄:权柄。形容长久的大权。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不攻自破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