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之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兵法及乐律皆有研究。唐顺之的文学主张早年曾受前七子影响,标榜秦汉,赞同"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中年以后,受王慎中影响,察觉七子诗文流弊,尤其是散文方面,七子抄袭、模拟古人,故作诘屈之语。于是抛弃旧见,公开对七子拟古主义表示不满,提出师法唐宋而要"文从字顺"的主张。他是明中叶重要散文家。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同为明代重要文学流派唐宋派代表。
推荐古诗:
杨柳枝(叶含浓露如啼眼)、
暮过山村、
秋夕贫居述怀、
永遇乐(落日熔金)、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
推荐诗句: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犀擢象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卉千葩 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