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司马迁生前就一直防着《史记》被汉武帝焚毁。他在《报任安书》里说,《史记》写完之后,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的。司马迁充分考虑到《史记》的内容有批判性,很有可能被武帝焚毁,就安排了一些保护措施。比如说,藏在深山里,你想烧也找不到,就可以流传后世;或者让自己的后人,在一些大都邑里传播,把《史记》流入民间,这样一来,想禁书也不可能禁得彻底———够小心谨慎的!
《汉书》说,“迁既死后,其书稍出”,足见《史记》是在司马迁身后,才稍微流传于世。
《史记》才得以广泛流传。却是由于杨恽入仕后的不懈努力。
据《汉书杨敞传》载:“敞子忠,忠弟恽,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侏儒。”
司马迁死后,他的家人把一部《史记》转移藏匿在他女儿司马英家中。司马迁有两个外孙,大的名叫杨忠,小的名叫杨恽。杨恽自幼聪颖好学,他的母亲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把自己珍藏着的这部《史记》拿出来给他读。杨恽读此书,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而且每读一遍总是热泪盈眶,扼腕叹息。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这个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这部巨著尘封了二十年,也该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了,于是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公开发行,从此天下人才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推荐古诗:
池上闲咏、
绝句漫兴九首(糁径杨花铺白毡)、
书怀、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春晓、
河满子(见说岷峨凄怆)、
出嘉峪关感赋(严关百尺界天西)、
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推荐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髀肉复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言喻 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 不立文字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 不期然而然 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 不知进退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 拔树撼山 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 巴高枝儿 比喻高攀。
- 拔类超群 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