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多病所需唯药物"、"但有故人供禄米"分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江村"多病所需唯药物"、"但有故人供禄米"分析

江村"多病所需唯药物"、"但有故人供禄米"分析

查看江村全诗

  《江村》一诗的尾联上句,有两种版本,对于该两种版本的优劣,有说法认为:

  “先看“多病所需唯药物”句。上面我们已经感知了诗人幽居江村的快乐与闲适只是表面的,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年老多病之身所需的唯有药物,能满足这微薄的希望,微贱之躯夫复何求?而我们体会:乱离之世,命如蝼蚁,药物又有何用,不过苟延残喘而已;正是暂得安宁,家人相聚,才想到珍惜生命,也好让这艰难得来的快乐延续下去,这应该是很朴素很低微很不得已的一种希望。可这希望能否满足呢?将尾联下句“微躯此外更何求”连起来读,就会发现那只是一种奢望。读到此,想到此,我们会不会为老杜的辛苦艰难的生存境况而洒下同情之泪?

  再看“但有故人供禄米”句。它使我们明白前面所描述的和乐安静的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而把尾联两句连起来读,其内在情绪与其说是庆幸,不如说是一种无奈,一种辛酸。经过大半辈子的流离转徙,执著追求,被社会时代之流冲撞激荡,竟落得生活无着,渺无归属。尽管故人严武对自己关怀备至,但人生的失败感不能说不紧紧地压抑着一个自尊的男人的刚强的心,更何况这样的投靠还只是暂时的,不稳定的,一旦失去了“故人供禄米”的条件,生活又将陷入困顿流离之中。因此,对前途隐隐的担心和无尽的忧伤还时时地折磨着诗人的内心,使他即使在眼前家人团聚的情境下仍有浓重的如梦似幻感。”

  如果仅从优劣来辨析的话,实际上,杜甫在经过中原战乱以后,终定居于成都草堂,此时的心境应该是释然的。在蜀中,上至剑南节度使,下至县令、刺史,都来拜访杜甫,使得杜甫该阶段的诗充满了祥和、自然的气氛,如《江畔独步寻花》等,其中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仅是个例情况。杜诗做中强调个体情感,而末句则所对应表现出的感情应该是回顾过去的颠沛流离的岁月,而感到的对今日的安然的珍惜之情。所以“多病所需唯药物”和“但有故人供禄米”二句在情感的自然中,显然“多病所需唯药物”更好。

  但如果从各版本出现的时间、与上句平仄声韵的话,则应为“但有故人供禄米”一句。

推荐古诗: 池上杨柳枝(依依袅袅复青青)忆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早朝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正气歌并序(天地有正气)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

推荐诗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臂入林  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 白头相守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病急乱投医  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