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宋泰始初年(公元465年),刘勰生于京口(今镇江),字彦和,原籍东莞(今山东省莒县境内)。祖父灵真,宋司空秀的弟弟。父亲叫刘尚,曾担任越骑校尉。刘勰很早就成了孤儿,他发愤图强,热爱学习。因为家里太穷而没有娶妻结婚,和沙门的僧人住在一起,十多年后,他对那些经文都很精通。他分门别类地整理了这些经文,抄录下来,还为经文写了序言。如今定林寺里面藏的经文,都是刘勰编写修订的。天监初年,刘勰开始担任奉朝请,兼职做中军临川王宏的秘书,后升职担任车骑仓曹参军。担任太末县县令时,政绩清正廉洁。兼任东宫咨询专家时,刘勰向皇上建议佛教和道教都应该与其他的宗教祭祀一起改革。皇帝下诏书讨论此提案并按刘勰所提建议通过。后升任步兵校尉。奉皇命和慧震在定林寺撰写订证经文,后请求出家,帝允许出家,改名慧地。不久去世。
32岁时开始写《文心雕龙》,历时五年。
卒年歧说甚多。一说卒于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和二年(公元521年)之间,一说卒于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和五年(公元539年)之间。
推荐古诗:
饮中八仙歌、
念昔游三首(李白题诗水西寺)、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
晚泊浔阳望庐山、
耶溪泛舟、
归嵩山作、
黄花川、
少年行、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推荐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北叟失马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 奔走钻营 到处奔波,削尖脑袋谋求私利。
- 比肩并起 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髀肉复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闻强识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 不咎既往 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