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乾翻译及注释

乾翻译及注释

查看乾全诗

译文伟大呵,乾元!万物就是因为有了它才开始,故而本于天。云气流行,雨水布施,众物周流而各自成形,阳光运行于(乾卦)终始,六爻得时而形成,时乘(《乾》卦六爻)的六龙,以驾御天道。(本于天的)乾道在变化,(万物)各自正定其本性与命理,保全住太和之气,才能“利贞”。始出众物,万国皆得安宁。

注释此释《乾》卦“元亨”之义。大:阳为大,乾六爻纯阳故曰大。元:《乾》卦卦辞,当训为始。《文言》:“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公羊传》曰:“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资:取。统:本,属。“夫统者,属也。”(《魏志管辂传》注引辂别传)此是说六十四卦皆受始于乾,犹万物之生本属于天。万物:本指自然界万物,此处实指代表万物的六十四卦,即《系辞》:“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施:布。品:《说文》:“品,众庶也。”大明《礼记•礼器》:“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郑注:“大明,日也。”《彖》曰:“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即是其证。大明终始:指《乾》卦初爻到上爻皆为阳,始终有日普照。终,谓上爻。始,谓初爻。六位:指六个爻位。时成:指每一爻皆有时。如位于初则“潜”,位于五则“飞”,位于上则“亢”等。六龙,指六个阳爻。以龙喻阳。《乾》为六阳,故称六龙。御:驾御。此释《乾》卦“利贞”之义。各正性命:指各守性命之正。正,是释“贞”。性命,指本性。《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礼记•本命》:“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化于阴阳象形而发谓之生,化穷尽谓之死,故命者,性之终也”。保:常存。和:和合,中和。此释“利”。“利者,义之和也”(《文言》)。首:始。庶:众。咸:都。笔者以为,此“首出庶物”,即“万物资始”,而“保合太和”。故“万国咸宁”。

推荐古诗: 江南春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遗爱寺(弄石临溪坐)后游题扬州禅智寺花下醉秦中寄远上人春宫曲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

推荐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睨万物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攻自破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