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代出自蓟北门行注释

代出自蓟北门行注释

查看代出自蓟北门行全诗

译文  紧急征召的文书从边塞岗亭传来,战争爆发的消息已经传到京都。被征召的骑兵驻扎在广武县,将兵分几路解救被困的朔方。肃杀的秋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战士们的战斗豪情丝毫没有减弱,他们手里的弓箭更加强劲了。但敌人的战阵也精锐而坚强。天子听到敌兵气焰嚣张的消息,按不住心中的怒火,也亲临战场与敌人一搏。战争十分激烈,传送军情战况的使者往来不绝。军队沿石径行进,如雁飞排成的行列;士兵依次渡过桥梁,如游鱼前后连贯。军乐流露出汉人的情思,战士们的旌旗和铠甲都披上了胡地的霜雪。他们冒着疾风冲锋陷阵,战场上的沙砾被扬起,随风飘荡。因为天气寒冷,马毛都像刺猬一样缩成一团,角弓也拉不开了。但在时局危险的时候,才可以看出那些臣子的节操;天下乱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忠良。战士们为回报君主之恩,都奋力拼杀,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后,他们会成为为国牺牲的光荣的烈士。

注释[1]《代出自蓟北门行》是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此诗通过边庭紧急战事和边境恶劣环境的渲染,突出表现了壮士从军卫国、英勇赴难的壮志和激情。蓟,古代燕国京都,在今北京市西南。[2]羽檄(xí):古代的紧急军事公文。边亭:边境上的瞭望哨。[3]烽火:边防告警的烟火,古代边防发现敌情,便在高台上燃起烽火报警。咸阳:城名,秦曾建都于此,借指京城。[4]征师:征发的部队。一作“征骑”。屯:驻兵防守。广武:地名,今山西代县西。[5]朔方:汉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6]严秋:肃杀的秋天。这句的意思是弓弦与箭杆都因深秋的干燥变得强劲有力。[7]虏阵:指敌方的阵容。虏,古代对北方入侵民族的恶称。[8]天子按剑怒:指天子闻警后大怒。[9]使者句:意思是军情紧急,使者奔走于路,络绎不绝,遥相望见。[10]雁行:排列整齐而有次序,像大雁的行列一样。缘,沿着。[11]鱼贯:游鱼先后接续。飞梁:凌空飞架的桥梁。[12]萧鼓:两种乐器,此指军乐。流汉思:流露出对家国的思念。[13]旌(jīng)甲:旗帜、盔甲。[14]砾(lì):碎石。[15]缩:蜷缩。蝟:刺猬。角弓:以牛角做的硬弓。[16]投躯:舍身;献身。国殇(shāng):为国牺牲的人。

推荐古诗: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登九峰楼寄张祜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芙蓉楼送辛渐得乐天书七绝(暮色苍茫看劲松)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渔家傲(一曲阳关情几许)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残春(残春醉著钓鱼庵)

推荐诗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发千丈  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头偕老  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 百不一存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