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是宋代欧阳修的一首词。
上片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表明了人们在端午节的喜悦之情。
下片写端午节人们的沐浴更衣,饮下雄黄酒驱邪的风俗。后面紧接着抒情,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青丝。
欧阳修《渔家傲》写的闺中女子,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享用粽子后,未出阁的姑娘,在家休息,梦醒后想出外踏青而去。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情思。
推荐古诗:
登高丘而望远、
连理枝、
隋宫、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老将行、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
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
推荐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敖不可长 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 拔树寻根 比喻追究到底。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关却扫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要执本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病急乱投医 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