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银河之畔,正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良好场所,何必一定要待金风玉露之七夕才相会呢?大约正是由于仙家之好别离吧?疑而不解,正反映出诗人苦闷难释的孤寂心态,语意感伤,心境难堪。
本诗从猜测仙家的心思入手,指出有离别之苦,才有佳期之乐。然后转到描写佳期的喜庆气氛,以及期盼团圆的心情。最后想到民间风俗,问:“既奉出食品,让蜘蛛代为乞巧,那又如何答谢搭鹊桥的乌鹊呢?”
推荐古诗:
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风雨、
暮秋独游曲江、
采桑子、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浣溪沙、
满江红·怒发冲冠、
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
临江仙(壁上红旗飘落照)
推荐诗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奥援有灵 奥援:暗中支持的力量;有灵:有神通。多指旧时官场的钻营、勾结,暗通关节,很有神通。
- 鳌鸣鳖应 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辨真伪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移易 不能动摇、改变。
- 不郎不秀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