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诗。作者于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公元822)七月,出任杭州刺史,十月到任,至长庆四年五月底离杭赴洛阳任所。此诗即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大约是唐代长庆四年(公元824)春,作者在杭州住期将满,就要离开之前所作。白居易为了逃避当时朝廷激烈党争的政治漩涡,自求出守杭州。其后的诗作不免流露出离开了是非之地的轻松愉快心情。这首诗则因届满将归,而滋生怅惘的依依惜别情。
推荐古诗: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
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
登西楼忆行简、
凶宅、
月夜、
(七言绝句)沈下贤、
别韦参军、
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登鹳雀楼
推荐诗句: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营扎寨 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故重迁 指安于旧俗,不轻易改变。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里挑一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 百炼成钢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 百折不回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