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再想告诉我们的是:难与不难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此时艰难,彼时却是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此时身处逆境,彼时却可能飞黄腾达。以商人经商营利为例,要想赚钱赢利,就得投入 资金和精力,历经辛劳,才会有所收获。
这道理再明白不过了。天上掉不下馅饼,不开荒耕种就没有粮食吃,舍不得孩子就打不到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的老祖宗反复申说,我们子子孙孙真的铭记在心,并身体力行,用实践来证明这个真理。子子孙孙传下来,铸就了中国人特别能吃苦耐劳的民族性格。这一点早有定论,无可非议。
有意思的是,《周易》的作者似乎不像后来的君子大人们对经商赢利抱有成见,不说“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一类糟踏商人的话,倒显得十分看重商人的活动、这种态度,恐怕比后来解说 《周易》的儒生们要豁达宽容得多,也许还能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形?
推荐古诗:
李都尉古剑、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寻隐者不遇、
日射、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
游子吟、
听流人水调子、
贺新郎(挥手从兹去)、
题张苍水集(北望中原涕泪多)
推荐诗句: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室逢灯 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于盘石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钻营 到处奔波,削尖脑袋谋求私利。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