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王与大臣中期争论,结果昭王理屈辞穷,不由勃然大怒,中期却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地离开。有人替中期向昭王分辩道:“中期可真是个直言无忌的人,幸亏碰到贤明的君主,如果生在夏桀、商纣之世,必无幸免。”秦王一听,怒气顿消,竟然没有怪罪中期。
推荐古诗:
送路六侍御入朝、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骄儿诗、
送张五归山、
新晴野望、
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推荐诗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稼不穑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 不堪入目 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 不露锋芒 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