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掩发翻译

掩发翻译

查看掩发全诗

  孙子说;“善于用兵打仗者,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所掌握的行动节奏是短促而猛烈的。”“他会以小利引诱调动敌人,以伏兵待机掩击敌人。”

  又说:“善于调动敌人的,会用假象欺骗敌人,敌人必定上当。”

  燕国进攻齐国,包围了即墨城,城中的居民推田单为将,率众抗击燕国。

  田单为激励士卒,故意放风说:“我最担心燕军割去被俘士卒的鼻子,还要挖开城外的即墨城人的祖坟,凌辱已死去的先人,这是最让人寒心的了。”

  燕军将领听信了流言,果然这样做了,即墨人都伤心地哭泣,要求出战,愤怒之情超过了平日的十倍。田单又收集了千镒黄金,让城中豪富送给燕国将领,同时附了一封信说:“即墨立即投降,只希望不要抢掠我们的亲人。”

  燕将见状大喜,放松了警惕。田单于是聚集了一千余头牛,把苇草系在牛尾上点燃,从城墙上凿了许多洞,在夜里将牛放出,并让五千名壮士跟在牛的后面,牛被点燃的苇草烧得疯狂了,直向燕军阵地冲去,燕军惊恐万状。跟随在牛后面的五千名壮士悄没声地击杀燕军,燕军大败。即墨人杀了燕将骑劫,收复了被燕军占领的七十余城。

  吕豪西面屯兵于陆口。关羽去讨伐樊城,留下一部分人马防守公安和南郡。吕蒙上书给孙权:“关羽去征讨樊城,又留下了许多人马防守,怕我会袭击他的后方。我平日有病,希望您以我治病为名拨出一部分队伍跟我回建业。关羽听到这一消息,一定会抽调守备部队,全力进攻襄阳。这时,我军就可以在乘船昼夜西上,袭击蜀国的空城,南郡即可夺取,关羽也可擒获。”

  孙权同意了吕蒙的计策,吕蒙于是假装病得很重,孙权公开传令召回吕蒙,关羽果然上当,调出守南郡的部队奔赴樊城。孙权听说后,立即出发,先派吕蒙在前,把精兵埋伏在船里,让人身穿白衣,装作商人,昼夜兼行,到关羽设置在长江边上的关卡伺机行动,悄悄把守关卡的捉住捆绑起来,关羽一点都不知情[姜太公说:“假称使者,是用以断绝粮食的;假传号令,与敌穿同样服装的,是为失败逃走准备的。”由此看来,对于衣服、号令,不能不小心]。吕蒙顺利地到了南郡,守城的士仁、糜芳等人都投降了。吕蒙人城后,对于关羽及其他将士的家属抚慰关心备至,并下令军队不准去骚掠这些人家,军纪非常严明[从前秦伯只看到袭击郑国的利益,却不顾在崤函等地的失败。吴王以讨伐齐国成功而骄傲,却忘记了在姑苏城的灾难。所以说,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害处,也就不能了解用兵的利处。《经》上说:“能指挥诸侯的是利益。”。古语说:“让敌人强大更强大,才能将其摧毁。”关羽伐樊,虽未被人算计,却因其强大才导致了失败。]

  关羽从樊城返回,还在路上就几次派使者和吕蒙联系,吕蒙厚待使者,让他在南郡城中四处察看,到每个被俘的家中间讯,有的还捎信表示这一切都是真实可信的。关羽的使者返回后,军士纷纷向他打探家中情况,当他们了解到家中一切平安,待遇甚至超过了平时后,都没有参加战斗的心思了。

  孙权后来领兵前来,关羽被迫败走麦城,最终被孙权俘获,荆州因此被平定。

  这就是“掩”与“发”的相互转变,所以孙子说:“开始要象处女一样沉静,使敌人放松戒备,门户大开,然后象脱兔一样迅速行动,使敌人来不及抗拒。”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推荐古诗: 北亭招客夜雪(已讶衾枕冷)成都府白帝听张立本女吟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使至塞上终南别业剔银灯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推荐诗句: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柳絮风轻,梨花雨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如太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泰,也写作“太”。同“安如泰山”。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宅上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 闭门思过  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思议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 不弃草昧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 不知丁董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