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伤春惜别的词。上片写春光归去匆匆,一夜细雨轻烟过后,池塘草绿,红梅变老,春天也就过去了。下片写离愁缠绵不断,只有通过做诗题句以追怀相聚的美好时光。而当春寒去后,花信风轮番吹拂之时,那离别相思的愁绪更是难以排遣的。
推荐古诗:
望天门山、
初授拾遗、
题齐安城楼、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新晴野望、
洞仙歌(冰肌玉骨)、
赞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
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
推荐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戟口 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 安土重居 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不露声色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