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六节读解

第六节读解

查看第六节全诗

  说了半天,万章的中心思想乃是想“寄人篱下”,因为“寄人篱下”可以使生活质量提高一些,也就是说,可以舒服一些。因为读书很苦,又不能赚钱养家活口,孔子读书、教书,不是过得很苦吗?那么这种“寄人篱下”的行为方式对不对呢?孟子认为很不对,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人之读书,是在青少年时期,这时有父母供养,就应该刻苦钻研,如果成年了,还没有读出名堂来,就该去打工,“抱关击柝”,以此所得的报酬来养家活口,然后再深入钻研。如果动不动就想要国家来供养,就将会养成懒惰的习性。如果想要“寄人篱下”,托庇于诸侯而锦衣玉食,肯定也是不对的。读书人只有刻苦钻研读出名堂来,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立场,而且符合统治者的要求,才可以接受国家的供养。

  孟子所谓的“士托于诸侯,非礼也。”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托庇于诸侯,“寄人篱下”,是不可以的。如果一开始就被国家供养,或是“寄人篱下”,那么学成以后,就必须为这个国家,或为这个人服务,因为有知遇之恩,有提拔之恩,不回报是不行的。而这个诸侯若是个暴君,其所作所为与你的所学不一样,与你的理想、抱负不一样,你还要为他服务吗?如果要为他服务,也就丧失了自己的人格。所以,不托庇于诸侯,不“寄人篱下”,自己自立地完成学业,才是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恨别雪晴晚望寄荆州张丞相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荒村(村落甚荒凉)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满庭芳(三十三年)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推荐诗句: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