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六节读解

第六节读解

查看第六节全诗

  说了半天,万章的中心思想乃是想“寄人篱下”,因为“寄人篱下”可以使生活质量提高一些,也就是说,可以舒服一些。因为读书很苦,又不能赚钱养家活口,孔子读书、教书,不是过得很苦吗?那么这种“寄人篱下”的行为方式对不对呢?孟子认为很不对,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人之读书,是在青少年时期,这时有父母供养,就应该刻苦钻研,如果成年了,还没有读出名堂来,就该去打工,“抱关击柝”,以此所得的报酬来养家活口,然后再深入钻研。如果动不动就想要国家来供养,就将会养成懒惰的习性。如果想要“寄人篱下”,托庇于诸侯而锦衣玉食,肯定也是不对的。读书人只有刻苦钻研读出名堂来,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立场,而且符合统治者的要求,才可以接受国家的供养。

  孟子所谓的“士托于诸侯,非礼也。”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托庇于诸侯,“寄人篱下”,是不可以的。如果一开始就被国家供养,或是“寄人篱下”,那么学成以后,就必须为这个国家,或为这个人服务,因为有知遇之恩,有提拔之恩,不回报是不行的。而这个诸侯若是个暴君,其所作所为与你的所学不一样,与你的理想、抱负不一样,你还要为他服务吗?如果要为他服务,也就丧失了自己的人格。所以,不托庇于诸侯,不“寄人篱下”,自己自立地完成学业,才是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秋浦途中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洛中访袁拾不遇列女操送郭司仓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

推荐诗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然无事  犹言平安无事。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诘曲  聱牙:不顺口;诘曲: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傲慢无礼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华之怨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