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论悔过翻译

论悔过翻译

查看论悔过全诗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问。我当年因为各路顽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带兵打仗,没有时间读书。近来四海安宁,身为君主,即使不能自己手拿书卷阅读,也要叫人读来听。君臣父子的伦常、政治教化的种种道理,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就像面对着墙壁,头脑一片空白,遇到事情就麻烦了。’这确实不是句空话,我现在想起小时候做的事情,觉得很多都做得不对。”

  贞观年间,太子李承乾常常不讲法度,而魏王李泰因为出众的才华深得唐太宗的喜爱,一次,唐太宗下诏让李泰搬到武德殿居住。魏徵上书劝阻,说:“魏王既然是陛下的爱子,应当知道自己的名分和地位,保证自身的安全,遇事应该控制骄傲奢侈的习气,不住在招惹是非的地方。现在他搬到武德殿来居住,就在太子东宫的西边,过去海陵住在那里,当时的人都认为不合适。现在形势虽然变了,恐怕还是会引来风言风语,魏王的内心,也不会平静,李泰既然因为受到宠爱而感到害怕,何不退居原处,成人之美呢?”唐太宗说:“我没仔细考虑就这么做了,差点酿成大错。”于是就让李泰回到原来的住所居住。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侍臣说:“人情之中最让人哀痛的,莫过于失去亲人。所以孔子说:‘父母死后,服丧三年,是天下的通理,从天子到平民莫不如此。’他又说:‘何必只说商代的国君武丁这么做呢?古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可是,近代的帝王实行汉文帝以日代月的短期服丧礼仪,这与古代礼义的典范大相违逆。我昨天看到徐幹写的《中论·复三年丧》这篇文章,觉得他论述的道理非常深刻,只可惜没早些看到它。现在我才发现,我对丧礼太疏忽大意了,可现在只能责备自己,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说完,便因悲伤过度而哭泣良久。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对侍臣说:“臣子对帝王,常常只顺从他的旨意,用好听的话来博得他的欢心。但现在我要听听自己的过失,你们尽管坦率地指出来吧。”散骑常侍刘洎说:“陛下每次和大臣们共商国事,或看奏疏,如果发现他们的意见不合己意,就面露责备的神情,结果提意见的大臣无不面带惭色退朝。臣认为,这样恐怕不是鼓励大臣们提意见的态度。”唐太宗说:“对此,我也很后悔,从现在起我要改掉这个毛病。”

推荐古诗: 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过天门街为有滞雨万山潭作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菊花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挨肩叠背  形容人群拥挤。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胜数  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布被瓦器  布缝的被子,瓦制的器皿。形容生活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