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关系问题历来是孟子所反对谈的,《梁惠王》第一章是孟子去见梁惠王的一次谈话。作为七雄之一的魏国国君,梁惠王关心的是如何有利于他的国家,然而孟子却不是这样认为,既然有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和寻求最佳的行事方式,那为什么不去寻求最佳的行为方式与其他人、其它国家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呢?如果寻求到最佳行为方式,如果能与其他人、其它国家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利益不也是就在其中了吗?!所以孟子说,有“仁、义”也就够了。利害关系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一种行事方式,也就是说,人们面对每一个新的选择时,都要考虑的一种选择,看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这种利害关系也可以称为现代的价值观。也就是《里仁》篇里子游所说的“事君数”的问题。现代人动不动就拿自己的言行来与社会商品比较,看自己的言行有没有价值。也就是说在利己或是利他的情况下,用社会商品的价值来判断自己的言谈举止,以确定划得来划不来,以确定自己是否继续或停止行动。依照孔子的意见,在寻求与人相互亲爱的过程中找到一种最佳的行为方式,也就没有利害关系了。
因此,孟子认为,依照社会行为规范来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就是一种最佳行为方式。这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问题。
推荐古诗:
北风行、
封丘县、
送杜十四之江南、
万山潭作、
耶溪泛舟、
古薄命妾、
西宫春怨、
终南别业、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推荐诗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爱不忍释 对所喜欢的物品,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挨门挨户 挨:按照顺序。按照住户的顺序一家也不漏。同“挨门逐户”。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玲珑 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 百年大计 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 闭口不言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