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七节翻译及注释

第七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七节全诗

译文  又过了两天,寺院中一个小童,从碓房门前经过,一边走一边唱诵神秀的偈语。慧能一听,就知道这篇偈子没有认识佛的本性,虽然我并没有接受过谁的教导,但早已懂了这首偈语的大意,就问小童说:“你念诵的是什么偈子?”童子回答说:“你这獦獠哪儿知道,大师说:世人最大的事是生死问题,想要把衣钵法教传承下去,让众门人都作偈语给他看,如果能觉悟大意,就把衣钵法教传给他,作第六代祖师。神秀上座在南边廊壁上写了这篇揭示万物无相的偈语,大师让众人都来唱诵,按照这篇偈子来修持,以免堕落三恶道,照这篇偈子修持,可以获得大好处。”慧能说:“我也要念诵这篇偈语,好结下辈子的佛缘。上人,我在这儿踏碓舂米已经八个多月了,从来没有到前面法堂去过,希望上人能引导我到偈语前礼拜。”童子就引导我到偈语前礼拜。我又说:“慧能不识字,请上人给我念一念。”这时正好有一个信佛的江州别驾官,姓张,名叫日用的在旁边,就高声朗诵这篇偈语给我听。慧能听了以后,就说:“我也有了一篇偈子,希望别驾替我写到壁上。”别驾说:“你也能作偈语?这种事可是少有。”慧能向别驾说:“要想学最高的智慧,就不能轻视初学的人。最下等的人也许有最上等的智慧,最上等的人也许会埋没智慧。如果轻视初学的人,就有无限大的罪过。”别驾说:“你念你的偈子吧,我替你写。但如果你将来得到佛法,首先要超度我,可别忘了我这句话。”慧能就念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别驾把偈子写在廊壁上,众门徒看了都很吃惊,没有不感叹的,互相说:“真稀奇呀!看来不能以貌取人,他来的时间还不长,怎么就成了肉身菩萨了!”五祖看到众人吃惊奇怪,恐怕有人会伤害我,就用鞋把偈子擦掉,说:“这篇偈语也没有觉悟到佛性。”大家信以为真。

注释①童子:还没有正式出家的少年,或小沙弥一类。②上人:本是对德行高者的尊称,这里慧能用以称呼童子,是表示格外尊重的意思。③别驾:官名,刺史的佐僚。④肉身菩萨:虽然还是父母给予的肉身,但在精神上已经达到了菩萨的境界。

推荐古诗: 望庐山瀑布寻隐者不遇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塞上曲观猎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梅村(枳篱茅舍掩苍苔)七律(记得当年草上飞)如梦令(宁化)忆秦娥(西风烈)

推荐诗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日做梦  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 百念皆灰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辞劳苦  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 不当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