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写秋天获稻时所见所感。前半部分首先描写了稻子成熟时节遍地金黄,展现了一片丰收景象。农家经过了终岁的辛劳,终于有所收获。“终有数月粮”既透出劳有所获的一丝安慰,更点明了粮食来之不易。后半部分先写“素餐”的“豪华子”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知稼穑之艰难,与终年辛勤劳作的农家形成鲜明对比,揭露了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后通过议论,表现了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和对劳动的赞美。全诗语言质朴清新,流露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同情,具有积极意义。
推荐古诗:
杨柳枝(一树春风千万枝)、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宿建德江、
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
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希望(我从山中来)、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醉落魄(苍颜华发)
推荐诗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山无陵,江水为竭、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热文成语
- 安家乐业 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必由之路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不过尔尔 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 不解之缘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端倪 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形容变化莫测。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