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赵、魏三国阻绝了秦国的通路,周君派他的相国出使秦国。因为怕受秦国的轻视,便停止了这次出访。有人对相国说:“秦国对相国的出访是轻视还是重视,尚不可知。秦国很想知道三国的实情,您不如马上去见秦王说:‘请允许我为大王侦察东方三国的行动。’秦王必定会重视您。这样您使东周受到秦国的尊重,东周受尊重就是争取秦国了。齐国本来就尊重东周,东周才会有威信,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争取到了齐国,只有这样东周才能经常不失掉大国的邦交。”
推荐古诗:
谒山、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书扇示门人、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
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放歌(天地太无情)、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入塞(荒云凉雨水悠悠)
推荐诗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矮人观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炳烛夜游 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 不见天日 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 不近人情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