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大事者,其所作所为的行为方式一般人都能看出来;考虑小事者,其所作所为的行为方式就是斤斤计较,这一般人也都能看出来。所以大人与小人的区别,从外表看,就是看其行为方式。但其实,真正的大人与小人的区别是看其心智,孟子这一段论述,与管子(公元前600年左右)所论述的差不多:《管子·宙合》:“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目司视,视必顺见,见察谓之明。心司虑,虑必顺言,言得谓之知。聪明以知则博,博而不惛,所以易政也。政易民利,利乃劝,劝则吉。听不审不聪,不审不聪则缪。视不察不明,不察不明则过。虑不得不知,不得不知则昏。缪过以昏则忧,忧则所以伎苛,伎苛所以险政。政险民害,害乃怨,怨则凶。”他们所谈的道理是一样的,眼耳鼻舌身都能看听嗅尝触到各种物体,但它们却不能识别,真正起识别作用的是“心”!是“意”!所以古人把“知”和“识”是分开讲的,知,即是认知,看、听、闻、尝、嗅;识,即是识别、分别。比如看见白色的,要识别这是一种什么白色,然后要识别这是白色的什么东西,什么质地,是动物还是植物?或者是什么物体?这就要靠心,靠意识。如果没有心,没有意识,虽然看见了白色,但却不能识别这是什么东西。所以,学,即是学知学识,同时能认知能识别,才能称为有知识。如果光是知而不能识别,所学的就不能称为知识。后来的佛教著作《楞严经》对这个问题作了更详细的论述。
推荐古诗:
哭孔戡、
月夜登阁避暑、
饮中八仙歌、
念昔游三首(李白题诗水西寺)、
赋得妾薄命、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过故人庄、
西山寻辛谔、
长信秋词五首(真成薄命久寻思)、
听流人水调子
推荐诗句: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山无陵,江水为竭、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室屋漏 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室。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身何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奔逸绝尘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