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被齐国驱逐出境又返回来。
谭拾子到边境迎接他,对孟尝君说:“您恐怕对齐国的士大夫有所怨恨吧?”孟尝君说:“有的。”谭拾子说:“您想杀掉他们才感到满意吗?”孟尝君说:“是的。”谭拾子说:“事情有必定产生的,道理有本来如此的,您了解吗?”孟尝君说:“不了解。”谭拾子说:“事情必定产生的就是死亡;道理本来如此的就是富贵了有人靠近他,贫贱了就有人远离他。这就是所说的事情必定产生,道理本来如此的。请让我以市场为比喻,市场早晨人满满的,晚上就空荡无人,这不是人们爱早市而恨晚市,而是想要买东西,所以早晨去,要买的东西晚上没有,所以离开。希望您不要怨恨别人。”孟尝君子是就把五百块小简上刻的仇人名字削掉,不敢再说了。
推荐古诗:
连理枝、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江雪、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使至塞上、
长寿乐(微寒应候)、
念奴娇(萧条庭院)、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推荐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矮人观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捱三顶五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般刁难 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 百孔千疮 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善终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